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著我数椽浮翠碧,借公一水漾琉璃。
心闲境乐镇长好,拈起风光总是诗。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祖帐临伊水,前旌指渭河。风烟里数少,云雨别情多。
重叠受恩久,邅回如命何。东山与东阁,终异再经过。
荣光休气天为瑞。道祖当天传宝裔。千年昌运此时逢,四海欢声今日沸。
蒙蒙香雾沾衣腻。漠漠轻寒梅柳细。封人长有祝尧心,从此年年并岁岁。
开帆驾洪涛,血战乾坤赤。
风雨闻号呼,流涕洒丹极。

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日本樱花,繁而不实,倾国倾城。恁宜笑宜颦,盈盈晚翠,如烟如梦,冉冉春青。

妒煞鹦哥,误它凤子,照影前池澹不胜。芳菲节,倩碧云捧出,天外飞琼。

多情更惜残英。只点上、苍苔辨未曾。算何必成阴,总然葱茜,忍教结子,如此娉婷。

浅晕乡愁,浓分海色,回首东风第几町。花知否,念荷衣惭绿,似我飘零。

朅来来吊望高台,台上黄金真可哀。一代贤良《卜式传》,千秋流涕贾生才。

狺狺多口何为者,衮衮诸公安在哉?燕市遨游今不见,吴门变姓且归来。

青溪柳色动离愁,江水苍茫送客舟。两岸断烟看踯躅,半天微雨听钩辀。

洞庭月傍君山晓,湘浦云兼梦泽流。归去故园如忆别,秋风应倚岳阳楼。

閒居无一事,雅好独斯文。每拂洮溪砚,因怀阙里君。

题诗情款曲,挥翰思缤纷。凭寄关西使,何时到陇云。

勤为浮屠人,形类心不偶。
独负山林栖,远犯风尘走。
如闻大众居,乃是贤豪薮。
专意学文章,韩编不离手。
退之所尚者,岂以言深厚。
径驰周孔域,不为杂说诱。
大凡民之生,虫豸均一丑。
圣人酌中道,君臣与夫妇。
饮食若衣冠,事行而易守。
不喜释老言,诋斥遭诬负。
子今读其书,无乃相纷纠。
学本勿学末,何为恤众口。

画桨兰舟不等閒,焉能久滞五湖间。一篙着尽男儿力,早过龙门第一关。

辞乡弹指浃旬过,谩拟长松带女萝。僧室梦回愁思冗,侯门食罢强颜多。

世途千里心如折,茅屋双亲鬓已皤。富贵本来勤苦得,不须弹铗动高歌。

长林行未竟,群峰俄耸青。高石栖霞气,圆影抱月形。

莺声当听转,萝花逐援零。更欲采灵蕴,终将测窈冥。

满目江山异洛阳,昔人何必重悲伤。
倘能戮力扶王室,当自新亭复故乡。

玲珑翠网隔尘埃,鉴里双鸾挂宝台。睡起日高花影转,玉盘香篆半成灰。

玉勒金羁百万钱,五陵车骑日翩翩。乐游原畔争相问,一曲胡姬酒肆眠。

髯仙御气已超升,岩洞千秋冷不扃。
若许残铅除白发,敢辞长鑱斸青冥。
坛场岁为民祈福,蒿艾时因鬼乞灵。
他日重来寻石髓。绛云深坐读黄庭。
最爱铅华薄薄妆,更兼衣著又鹅黄。
从来南国名佳丽,何事今朝在北行。
每把葫芦椀放欹,从教天下浪猜疑。
秋风摆落园林后,始信寒松格不卑。

岭外六年客,登临辄杖藜。久无鸿雁到,只有鹧鸪啼。

秋夜不成寐,归心未可稽。良辰聊遣兴,采菊句重题。

垂萝欲压角巾低,石势参差到者迷。
只许闲云随意住,最怜幽鸟称情啼。
残棋敛局还寻劫,险韵成诗却贴题。
拈取《南华》读《秋水》,顿令坐客欲忘蹄。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