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壁,《宋史》写作李璧,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生于公元1157年(一说1159年),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群崖力弄险,挤天作曲尺。树从开辟青,石积混沌白。
一溪中荡齧,闻声俯来黑。孤云带去鸟,飞避不留迹。
白日落其内,炎天起寒色。阴沈疑鬼宫,宛转入暗壁。
来者自天降,当顶踏我帻。两心各成惊,熟视始定魄。
盘盘逶地缝,忽出井口窄。觅路者谁子,此眼真有力。
是邦平播前,恍惚难尽识。一朝会平荡,茶盐得通易。
山川终古来,恐究沦异域。
别酒欲倾愁兀兀,客子听鸡待月发。陟屺无辞行路难,肯使倚闾悲寂寞。
咫尺天涯言笑隔,行迹旋看雪花没。严冬于役愁衣薄,舟楫马蹄销岁月。
行人嗟叹农人乐,雨雪载涂寒恻恻。从来志士耻温饱,转眼百年易悠忽。
起登高阁望归人,人去江空景萧瑟。莫因惜别惨离颜,早去娱亲供子职。
壮哉负猛气,元文连旧斑。双睛夹明镜,据地当南山。
南山百兽不敢出,远近闻风心胆慄。空林巡绕张雄威,掉尾磨牙如待食。
一声长啸慑万夫,松梢灵鹊惊相呼。飞云谷口日将暮,大风飒飒吹黄芦。
吁嗟恶性本可怕,人有善心当感化。君不见刘琨牧伯异政多,负子曾看远渡河。
先生读书万卷破,可怜一字不求饿。块垒惟将杯酒浇,孤咏幽吟少人和。
中年奔走向长安,长安热客冷眼看。往来素心只三四,哀歌击筑相鸣弹。
久之入直中书省,涕长一尺衣衾冷。旋复对策改郎官,不乐文书乐闲静。
翻然便赋《归去来》,老屋数间门不开。家徒壁立何所有,但有及榻青青苔。
忆昔京华暂侨寄,我时幼小犹能记。频向床头索纸笔,东涂西抹供游戏。
悲哉转瞬几经秋,先生修文归玉楼。人间万事半陈迹,如露如电如水沤。
留传手稿千番纸,身后空名惟此耳。诗能穷人穷益工,自古才人皆若是。
柳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自毁齿以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不足,则取他室,束缚钳梏之,至有须鬣者,力不胜,皆屈为僮。当道相贼杀以为俗。幸得壮大,则缚取幺弱者,汉官因以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问。以是越中户口滋耗,少得自脱。惟童区寄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桂部从事杜周士为余言之。
童寄者,柳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 ,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