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朱丝宛转垂银蒜。今宵底事抛针线。怪杀太风流。频频撼玉钩。
千般轻簿个。可也羞灯火。渐觉麝兰微。画屏人欲迷。
京洛何妨拥鼻游,欺他富骆斗银镂。景龙新敞鸾台署,底事云卿衣故裘。
塔寺前朝旧,山林宿业空。法身无幻坏,藏骨自神通。
宝供珊瑚碧,珠花舍利红。无缘香一瓣,回首佛堂中。
世儒谈六经,孔子手删正。安知口所读,皆属康成定。
念昔诸大师,鞠躬守残剩。微公集厥成,吾道何由径。
众流汇北海,乃洗秦灰净。师法千年来,儒者各涵咏。
未闻道学名,自见忠孝竞。程朱应运生,力能剖其孕。
格致岂冥悟,祖周实郊郑。俗士不读书,取便谈性命。
开卷不识字,何缘见孔孟。颓波及前明,儒号多佛性。
季世略稽古,小悟非大醒。绝学兴皇朝,谈经一何盛。
顾阎实开宗,醇博亦莫更。后起复宏畅,贾孔妒且敬。
近来经韵翁,照古有全镜。帝遣明六书,群头莫敢诤。
更得卢王辈,精识邈乎夐。顾惟十数公,烂诵不计乘。
其于汉前籍,字字经鞫證。精能固殊尤,细心亦天性。
直耸高密堂,上与日月并。我无能为役,自觉此身剩。
思傍先人墙,操戈助攻并。诸老启旌门,后至许同盟。
逝将及今去,神血几何凝。眷言念我友,短小悍而横。
招君执桴来,助我鼓声劲。无为百年内,龌龊守贫病。
耕凿古隧穿,乃吴桓王墓。金雁随冷风,黄肠毕呈露。
悲歌异今昔,踟蹰缓归步。
止戈见于绝辔之野,称伐闻于丹水之征。信义俱存乃先忘食,五材并用谁能去兵。
虽圣人之大宝曰位,实天地之大德曰生。泾渭同流清浊异能,琴瑟并御雅郑殊声。
扰扰烝人声教不一,茫茫禹迹车轨未并。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恻隐其心训以慈惠,流宥其过哀矜典刑。
荆河惟豫州,厥赋实第二。汝南天之中,亦属中上地。
漆丝既繁兴,纤絮以时致。洎乎井牧荒,农民乃多事。
或为旱潦侵,或因兵燹弃。阡陌纷错陈,沟洫久废置。
朝廷重稼穑,特设牧民吏。厚以赐复恩,重以荒田议。
匪惟念民依,亦将收地利。岂知群有司,相视等儿戏。
荆榛翳丘陇,瓦砾罗市肆。我欲呼流民,裹粮千里至。
相彼高下田,畀以耕耘器。播谷居其始,种菽及其次。
三时课晴雨,岂曰非善智。惜非劝农官,怀此终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