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声名重,江楼昔有言。诗清排屈宋,意古挹羲轩。
飞栋苍云合,窥鱼白羽翻。台高萦水府,气爽返梅魂。
市远风埃洁,川腴草木繁。沧浪初出日,瓠落可浮樽。
曲岸疏帆影,枯槎隐烧痕。秋容天漠漠,春意雨昏昏。
地易规模在,碑新典则存。溪山重入座,先哲岂虚论。
朱褒,永嘉人。善属诗文。值寇乱,据州,以同姓结援朱温(梁太祖)。奏授温州刺史,充静海军使。昭宗大顺元年(890)朱褒以其兄朱诞为温州刺史。昭宗乾宁元年(894)朱褒又以其兄朱著为温州刺史。朱著,一名绪,字膺明,永嘉人,唐昭宗时登进士第,后仕梁。昭宗天复元年(901)朱褒再任温州刺史。昭宗天复二年(902)四月,朱褒卒,其兄朱敖自为刺史,主理州事。十二月,被稗将丁章驱逐。自中和元年(881)至天复二年(902),朱氏兄弟交替为刺史,占据温州达22年之久。昭宗天复三年(903)四月,丁章因残暴自大,为木工李彦所杀,裨将张惠取而代之,据温州。
吾闻闽人陈叔起,能画往与荆关比。不烦兔颖事点缀,只染鹤翎从骫骳。
等閒著意求难得,乘兴从容即数纸。此翁已死画少传,一笔落手人争市。
向来得者谁最多,惟有永嘉黄学士。昨日赠我树石图,画者之名乃陈氏。
陈翁写画惟写情,不必区区论形似。想当槃薄临风时,落日苍茫走山鬼。
开窗倏忽生数树,树底坡陀石两觜。老干相樛交屈铁,巉岩裂皴如颡頯。
蟠拿平陆奋蛟龙,奰屃中林蹲虎兕。高枝直上势拂云,低叶扶疏未容㱟。
发生意与元气会,惨澹影入秋旻里。囊游五岭或遇之,近度居庸尝见此。
须凭廊庙作栋梁,久历风霜露文理。高堂日对兴潇洒,眼底丹青实堪鄙。
焚香啜茶尘可洗,令我抱病砉如褫。多君此意期共坚,却笑纷纷竞桃李。
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一春今岁两中和,信道韶华定较多。二月半头花已尽,脱空日月退还他。
群峰屹立镇中州,绝顶云閒宿雨收。霞彩映红开霁景,天光澄碧湛高秋。
清阴每逐映帘捲,佳气常依綵仗浮。四海承平藩府乐,不妨吟咏日登楼。
乱鸦送日,傍暮霭、片帆初卸。正小阁衔杯,纹窗剪烛,好句云笺共写。
暗里吴波催人去,早梦落、松陵桥下。怜酒晕未消,吟边犹记,夜阑情话。
潇洒。枫江骋望,水天如画。认素袜明珰、词仙游处,还见秋容澹雅。
葭浦烟凉,蓼汀风细,娥月渐窥篷罅。凭过雁、为说寒山此际,晚钟敲罢。
萧山夫子七十余,前年致政留京都。苍颜白发谢簪裾,腰脚轻健不用扶。
旧宅十笏城东发,荒园草草瓜与壶。中有游龙杂苇蒲,紫花烂漫秋不枯。
鳞鬣渐老根生须,笑谓畦丁无鬋除。制以为杖形状殊,坚比赤藤轻若无。
直逾邛竹中则虚,镌铭示我屡叹吁。自言老退思江湖,家无桑田八百株。
又乏橘官千头奴,便作寓公聊自娱。人生随地皆安居,饱食缓步可当车。
且学老圃往荷锄,草木位置不粗疏。长公近亦归衡庐,童稚绕膝读我书。
亲宾过从语踟蹰,年年根节劳爬梳。良材如此当预储,梱载分致诸老儒。
愧我樗散非世须,问道傥许谈其粗。夫子神完老愈癯,谁陪履凫健走趋。
延年作颂敢近诬,岂但功与灵寿俱,难进易退古不如。
曚昽晓雾勒晨光,一样隆寒两月强。欲和阳春呵冻砚,老夫持酒手犹僵。
落落穷秋酒市空,河梁犹得一尊同。悲歌今夕仍寒水,琴奏何人自土风。
拟遂变形终牧豕,岂因垂翅后冥鸿。江湖日远浮云渺,可得凭高望汉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