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城南老子宫,阶前一柱立积铁。云是旌阳役万鬼,夜半舁来老蛟穴。
插定三江不沸腾,切勿摇撼乾坤裂。苍苔包裹鳞皴皮,我欲摩挲手屡掣。
旌阳挈家上天去,只留千夫应门户。西山高处风露寒,兹事恍惚从谁语。
安得猛士若朱亥,袖往南山击猛虎。
踯躅荒郊酹一樽,白杨青火近黄昏。终天不返收崤骨,异代仍招复楚魂。
湛阪愁云不独雁,颍桥哀水助啼猿。五千国士皆忠鬼,孰似南山孝子门。
子家县城西,我家县城东。两家世婚媾,况复文献风。
我生甫十年,时节诣王氏。所重先代交,肯耻遗孽子。
王氏两尊翁,颙昂众具瞻。长翁春阳煦,次翁秋霜严。
矜我故人孙,每见垂接诱。或頫摩其颠,或引执其手。
随事赐诲教,不间精与粗。亦或厉颜色,绳过及砭愚。
我稍辨路蹊,两翁厌尘世。老成一凋亡,如矇迷所逝。
后来琼台公,亦得承切磋。终焉聚时少,不如别日多。
中岁仕京华,而翁亦继起。同在玉堂署,还同职文史。
同心奉四圣,两京三十春。出入常相比,居止常相邻。
有酒相劝酬,有诗相赓咏。襟怀同一清,冰雪炯相映。
众星不逮旦,松柏见严冬。向来亲好人,存者两衰翁。
王氏森佳儿,玉树照庭庑。顾我独何为,忧煎迫心苦。
子出自昆冈,佩服书与诗。他乡屡邂逅,无几辄乖离。
朝家有大事,匍匐万里至。因遂跻高堂,觐省慰亲意。
十月蓟北寒,朔风断河流。岂不恋侍下,公程迫难留。
我具斗酒酌,送子即远道。追惟子先祖,中怀惄如捣。
峨峨邑黉宫,诜诜于子师。问学资其求,言动表其仪。
才器之所成,必出良模范。子家崇庆守,前矩犹可鉴。
为教在立本,致道而笃行。逝川苟不息,沛然达沧溟。
坦坦白龙洲,湜湜金鱼浦。庶闻百里间,士习追邹鲁。
凤随天风下,暮息梧桐枝。群鸱得腐鼠,笑汝长苦饥。
举头望八荒,默与千秋期。一饱亮易得,所存终不移。
琼窗倚玉,有画眉小笔,脂晕凝宿。试拂轻绡,约略朝酣,一枝艳对修竹。
红珠帐外消魂影,刚浅照、花南香北。好黛螺、宫吏重修,持慰点妆人独。
想是端居草疏,茜衫正捧研,娇亸鬟绿。且缓朝天,为拾残绒,点缀春风萝屋。
须知老去冰霜性,未肯换、小红新曲。只剩将、绛雪飞丹,留作喜神妍幅。
仲冬草木衰,朔风凄以厉。游子裹衣裳,途穷始归憩。
入门坐中庭,洞开杳无际。荆榛药石床,瓦砾莽寒砌。
鼯鼠穿屋梁,蟏蛸隔棂翳。门稀户复无,环垣宵不闭。
往时歌舞场,今焉牧鸡彘。侧立怯垂堂,楼阁有颓势。
邻翁走慰言,华居昔何丽。何故忽凋残,非兵是豪隶。
语罢各欷歔,潸然潜出涕。诛茅葺断椽,聊以谋卒岁。
回忆庑下时,吾庐无宁敝。
余尝读白乐天《江州司马厅记》,言“自武德以来,庶官以便宜制事,皆非其初设官之制,自五大都督府,至于上中下那司马之职尽去,惟员与俸在。”余以隆庆二年秋,自吴兴改倅邢州,明年夏五月莅任,实司那之马政,今马政无所为也,独承奉太仆寺上下文移而已。所谓司马之职尽去,真如乐天所云者。
而乐天又言:江州左匡庐,右江、湖,土高气清,富有佳境,守土臣不可观游,惟司马得从容山水间,以足为乐。而邢,古河内,在太行山麓,《禹贡》衡津、大陆,并其境内。太史公称”邯郸亦漳、河间一都会”,“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余夙欲览观其山川之美,而日闭门不出,则乐天所得以养志忘名者,余亦无以有之。然独爱乐天襟怀夷旷,能自适,现其所为诗,绝不类古迁谪者,有无聊不平之意。则所言江州之佳境,亦偶寓焉耳!虽徽江州,其有不自得者哉?
余自夏来,忽已秋中,颇能以书史自误。顾街内无精庐,治一土室,而户西向,寒风烈日,霖雨飞霜,无地可避。几榻亦不能具。月得俸黍米二石。余南人,不惯食黍米,然休休焉自谓识时知命,差不愧于乐天。因诵其语以为《厅记》。使乐天有知,亦以谓千载之下,乃有此同志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