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庆周子将寿八十

华龄八帙庆朋簪,贵老崇师喜见今。绛帐先生从白发,金闺诸彦尽青衿。

冰寒水见源流盛,玉在山知润泽深。厚德作人宜寿艾,永传文献纪枌阴。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麟角独异凤毛轻,得龙之秀龟之青。
麟凤龟龙谓四灵,尔曹骨气同峥嵘。

问君何处拜庭闱,海国苍茫去路微。洛社旧游同北望,温陵积梦独南归。

春行树外空闻鸟,夜坐花边静掩扉。转向高堂思綵服,云山惆怅与心违。

小竖驱牛羊,日照山下道。
山翁家业贫,青松不得老。
竹间有数椽,读书乐未央。
稻粱自为谋,风散鸿雁行。
叔氏从我来,季子天一方。
人生手足爱,念之搅中肠。
谁不思息肩,我岂乐异乡。
何时一青灯,夜雨同对床。

贵竹城中养拙斋,开窗树色映丹崖。常时有约论幽事,几岁无书慰老怀。

身逐暝云登蜀道,梦随寒雨落秦淮。英才况出功臣裔,早晚除书下玉阶。

携手登临处,巴陵天一隅。春生云梦泽,水溢洞庭湖。
共叹虞翻枉,同悲阮籍途。长沙旧卑湿,今古不应殊。
可怜同百草,况负雪霜姿。歌舞地不尚,岁寒人自移。
阶除添冷淡,毫末入思惟。尽道生云洞,谁知路嶮巇.

连日阴岑此日晴,池头风物称清明。万鳞潜养云头坼,一鉴新开水面平。

两两凫鹥波上没,憧憧车马柳间行。嘉宾须惜难并会,莫厌芳樽冷淡倾。

二月江城第一枝,怕寒故故著花迟。不嫌艳杏夭桃俗,甘受狂蜂妒蝶疑。

月落西湖惊旧梦,雪消南国忆当时。楼头亦有霜天角,懒对春风暖日吹。

休粮知几载,脸色似桃红。半醉离城去,单衣行雪中。

水声茅洞晓,云影石房空。莫学秦时客,音书便不通。

角飞城外雪正飞,丁字沽边人渡稀。遥天一望寒云白,村村矮屋藏烟扉。

寻梅独向雪中走,呼渡不来空袖手。凭谁写我待渡图,戴笠披蓑临渡口。

冻柳栖鸦叫不休,滔滔河水杂冰流。酸风刺面吹愈急,隔岸渔罾带雪收。

冒腊交春日向迟,雪残鳷鹊已多时。
宫桃红小匀丹脸,御柳黄深展翠眉。

溪上微波起谷纹,凉飔不断快馀醺。飘飘弄袖疑轻举,馥馥吹花得细闻。

但羡园林今地主,焉知弓剑旧将军。功名兴尽从吾好,白首安闲少似君。

何人知足反田庐,玉管东门饯二疏。
岂是不荣天子禄,后贤那使久闲居。
万物天地间,或有奇胜跡。
见赏能几人,不止今与昔。
吴门多好山,天平为峻极。
旦暮常白云,表里皆珍石。
烟岚十里光,松桂四时色。
我因一纵游,烦襟为开释。
感古怀君子,翻然长太息。
乐天赏云泉,诗章何历历。
垂今数百年,继者漠然寂。
间遇希文来,双旌守乡国。
行春三镶原,吟哦尽所得。
子美天与才,寻幽多采摭。
赋百五十言,平地黄金掷。
三贤固有名,山亦资辉赫。
此去还几年,不逢好事客。
地尽炎荒瘴海头,圣朝今又放驩兜。
交州已在南天外,更过交州四五州。
征人去年戍辽水,夜得边书字盈纸。挥刀就烛裁红绮,
结作同心答千里。君寄边书书莫绝,妾答同心心自结。
同心再解心不离,书字频看字愁灭。结成一夜和泪封,
贮书只在怀袖中。莫如书字故难久,愿学同心长可同。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青阳节谢,朱明候改。靡草凋华,含桃流彩。
簴列钟磬,筵陈脯醢。乐以迎神,神其如在。

五湖之志久矣!羁累江北,苦不得去。岁乙丑,偕婉君泛舟黄桥,望见烟水,益念乡土。谱白石自度曲一章,以箜篌按之。婉君曾经丧乱,歌声甚哀。


天际归舟,悔轻与、故国梅花为约。归雁啼入箜篌,沙洲共漂泊。寒未减、东风又急,问谁管、沈腰愁削。一舸青琴,乘涛载雪,聊共斟酌。

更休怨、伤别伤春,怕垂老、心期渐非昨。弹指十年幽恨,损萧娘眉萼。今夜冷、篷窗倦倚,为月明、强起梳掠。怎奈银甲秋声,暗回清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