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杂诗七首 其五

束发万里志,终焉老一经。夕秀复朝华,孺子多早成。

老少不相及,时事亦变更。隐几静焚香,和墨书《黄庭》。

草莽无远图,不寐晨鸡鸣。兵食仰东南,怆然伤我情。

(1573—1644)明苏州府昆山人,寄居常熟,字文休,号假庵。归有光孙。诸生。承其家学,十岁便能诗歌,与李流芳、王志坚合称三才子。善画墨竹,能草书,尤精篆刻。崇祯间征为待诏,不应。有《假庵诗草》。
  猜你喜欢
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
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
绿衣宛地红倡倡,熏风似舞诸女郎。
南邻荡子妇无赖,锦机春夜成文章。
为官三载余,所得是清虚。
学就金丹法,修成玉检书。
乍归人客满,久出竹林疎。
怪我吟髭白,相欢相见初。
烟轻雨小。紫陌香尘少。谢客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
旋题罗带新诗。重寻杨柳佳期。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
昨夜三更狗吠雪,东家闭门推出月。
是渠觉海性澄圆,衲子杀人须见血。

漫说朱弦大古清,政无矇瞽在周庭。高山流水本无事,安用区区里耳听。

世事无由到竹窗,只余心赏独难降。
雨余翡翠山连七,春涨玻璃溪自双。
万壑不须看越峤,千寻端可配吴江。
抠衣便欲同清景,安得黄封列万缸。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井底引银瓶,
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簪,
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
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
人言举动有殊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
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
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
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
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
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
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
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
不堪主祀奉苹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
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
亦有亲情满故乡。
潜来更不通消息,
今日悲羞归不得。
为君一日恩,
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
慎勿将身轻许人!

青天粉本,是五丁所凿,自然图画。我识天公矜慎极,吮笔几曾轻下。

晴际添螺,昏时使墨,茜向朝霞借。烟丝雨发,直教染岱烘华。

我欲地缩千山,袖携五岳,点缀閒亭榭。一幅横披供眺望,便可于中耕稼。

非画非山,是看是读,饶舌都教罢。一身冷翠,此间三伏无夏。

歇绝风流五百年,海天呼鹤话云间。于今画隐楼头看,不是吴山是粤山。

画省三休伫玉珂。峨冠宝带惹香多。锦云仙路簇青娥。

似此春华能爱惜,有人芳节付蹉跎。隔花犹唱定风波。

叹骷髅、卧斯荒野。伶仃白骨潇洒。不知何处游荡子,难辨女男真假。抛弃也。是前世无修,只放猿儿傻。今生堕下,被风吹雨*日*,更遭无绪牧童打。余终待搜问因由,还有悲伤,那得谈话。口衔泥土沙满眼,堪向此中凋谢。长晓夜。算论秋冬年代,春和夏。四时取寡。人家小大早悟,便休夸俏聘风雅。

干戈十年馀,荏苒百忧至。谁怜齿未壮,遽失綵衣戏。

扪心天不闻,空下千斛泪。藐然一星孤,未忍随以逝。

雨湿新松楸,尘生旧鞶帨。奈此愁绝何,况复形梦寐。

萧萧风树悲,此恨岂有既。念昔龆龀中,从公识奇字。

一从江淮别,岁月不复记。公寻武夷春,我友颐山桂。

此来忽相见,再拜只流涕。忽忽悦情话,恍若已隔世。

先人有遗经,夙夜焉敢坠。馀生倘未殒,肯负平日志。

但恨不及亲,临风一歔欷。

所欣连夕燕,世事不曾论。
得与时人远,常如往者存。
异书抽秘府,嘉树看邻园。
忘却春将半,飞花吹入门。

晚霞零乱雨初收,露柳风蝉昨夜秋。闻说元规偏爱月,肯容王粲赋登楼。

谁言有策堪经世,不拟将心更养愁。何处少年吹玉笛,欲回天地入孤舟。

露荷香泛小池台。水云堆。好风催。宝扇胡床,无事且徘徊。帘外海榴裙一色,判共釂、两三杯。
此怀能得几番开。玉山颓。不须推。回首慈恩,前梦老堪咳。好是上林多少树,应早晚、待公来。

金瓮兰英见贶时,桂轮犹惜一分亏。未知望夜谁同赏,先喜醉乡今有期。

飞盖正怀曹子建,登楼何待庾元规。薄帷长簟忘秋兴,且洗清尘举渌卮。

白草原头闻雁声,黄沙碛里马蹄轻。
举头忽见边城月,倒著丝鞭不肯行。

喜鹊巢初稳,新蜩响欲沉。一重帘幕一重深。不种芭蕉绿到、粉墙阴。

雨过清如洗,风来暑不侵。何年丝竹夜成音。久为郎君盼望、到而今。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