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见郑文昌于上柏)

平生宦海,是几番风雨,几番霜雪。绿野来归身强健,镜里微添华发。剑束床头,书寻架上,富贵轻于叶。南坡石竹,年来尤更清绝。
好是梅坞松关,对湘溪一曲,翠屏千叠。柱杖蓝舆诗卷里,尚小东山勋业。只恐鸥盟,难忘鹤怨,未是闲时节。片云收却,照人依旧明月。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南山不见见东山,白鹭时时自往还。为问天公几时雨,定因薄相故能悭。

梦中北去又南来。饱风埃。鬓华衰。浮木飞蓬,踪迹为谁催。自笑自悲还自误,一杯酒,鼻如雷。
晓舆行处觉春回。屑琼瑰。糁□苔。病眼冲寒,欲闭又还开。近水人家篱落畔,遥认得,一枝梅。
蒿篱关猛虎,笔管养苍龙。
稳帖帖藏牙伏爪,黑漫漫怪雨颠风。
临济小厮儿惊心欲折,丰干老冻腕睡思方浓。
山蒙蒙,水溶溶。
乾坤无碧落,收放绝行踪。
河流之所濡,一斛泥数斗。
我庄当水穷,乃比石田瘦。
尚无东陵瓜,况有南山豆。
天雨不可期,且复鞭牛后。

跨缘今似孤云薄,随身翩翩惟一鹤。缟衣赴节舞松风,好伴先生卧林壑。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烈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盖自嘉祐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三月草萋萋,黄莺歇又啼。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
禊事修初半,游人到欲齐。金钿耀桃李,丝管骇凫鹥.
转岸回船尾,临流簇马蹄。闹翻扬子渡,蹋破魏王堤。
妓接谢公宴,诗陪荀令题。舟同李膺泛,醴为穆生携。
水引春心荡,花牵醉眼迷。尘街从鼓动,烟树任鸦栖。
舞急红腰软,歌迟翠黛低。夜归何用烛,新月凤楼西。

城头谁构飞薨,水天襟带开江郭。西山南浦,眼前不让,滕王高阁。

回首东湖,昔贤陈迹,雨笼烟幕。更凭栏杳霭,龙沙迷漫,会招取,吹笙鹤。

是处襜帷棨戟。贺生成,万家绣错,沧桑纵改,梁园非故,庚楼如昨。

可惜清晖,等闲付与,乌啼击柝。正鱼龙偃卧,我来长啸,一声惊觉。

有大人,曰铁牛。
绛人甲子不能记,曾识庖栖兽尾而蓬头。
见炼石之女补天漏,涿鹿之帝杀蚩尤。
上与伊同相幼主,下与孔孟游列侯。
衣不异。
粮不休,男女欲不绝,黄白术不修。
其身备万物,成春秋。
故能后天身不老,挥斥八极隘九州。
太上君,西化人,自谓出于无始劫,荡乎宇宙如虚舟,其生为浮死为休。
安知大人自消息,天子不能子,王公不能俦,下顾二子真蜉蝣。
天气初寒春尚赊,坎中夜半有鸣蛙。
百年宇宙腥戎马,十月雷霆起蛰蛇。
老柳黄垂霜后树,小桃红破雨中花。
三公燮理非无术,愁听空江度鬼车。

幽人制清管,二指宣宫商。夕响随风迥,馀悲绕山长。

危叶振欲脱,微波动还扬。远近同一听,感余非故乡。

几日春江正上潮,晚峰两岸去迢迢。篷窗睡足三更雨,知过山阴第几桥。

湖船来往惯风波,尾后黄旗飞虎图。
一夜王程三百里,枇杷明日进留都。

露含雨蕊一枝擎,逸韵翩翩自有情。芳草竞姿余味永,幽香分握袖风清。

撷英连理人多媚,纫佩同心语不争。好友相思共晨夕,灵根双秀豁双明。

卅载恒依日月光,投簪早向读书堂。人传张傅能先退,世有于公定克昌。

朴学浮溪亲授受,名篇柏枧示周行。曾于侍坐披文籥,恍陟金墀闯玉箱。

古柏参天合,空山淡夕曛。冷风吹落叶,独鹤引归云。

香径寒花落,飞泉曲涧分。村墟何处是,樵唱隔烟闻。

无路觅君去,乱峰云若屯。
嵌空巢树杪,凿石沼山根。
古帖从儿塌,新诗与妇论。
闲门邻拱木,苍翠自朝昏。
捉贼分明要见贜,十身调御下禅床。
曾经巴峡猿啼处,铁作心肝也断肠。
轩户萧条对北垣,谁来此地种檀栾。
无人会得青青意,雨洗风吹叶叶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