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绝句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屏风上周昉画的美人丰满而细腰,时间长久画上的颜色大半已褪消。
斜倚玉窗梳着鸾凤形发髻的少女,拂去画上灰尘还在嫉妒美人娇娆。
注释
屏风: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
周昉:字景玄,唐代画家,长安人。工仕女,兼工肖像。
丹青:指画像;图画。
玉窗:窗的美称。
鸾发:鸾髻。
犹自:还是,尚自。娇娆:柔美妩媚,代指画上的美女

鉴赏

  周昉是约早于杜牧一个世纪,活跃在盛唐、中唐之际的画家,善画仕女,精描细绘,层层敷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著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相传《簪花仕女图》是他的手笔。杜牧此诗所咏的“屏风”上当有周昉所作的一幅仕女图。

  “屏风周昉画纤腰”,“纤腰”二字是有特定含义的诗歌语汇,能给人特殊的诗意感受。它既是美人的同义语,又能给人以字面意义外的形象感,使得一个亭亭玉立、丰满而轻盈的美人宛然若在。实际上,唐代绘画雕塑中的女子,大都体型丰腴,并有周昉画美人多肥的说法。倘把“纤腰”理解为楚宫式的细腰,固然呆相;若硬要按事实改“纤腰”作“肥腰”,那就更只能使人瞠目了。说到“画纤腰”,尚未具体描写,出人意外,下句却成“岁久丹青色半销”,—由于时间的侵蚀,屏风人物画已非旧观了。这似乎是令人遗憾的一笔,但作者却因此巧妙地避开了对画中人作正面的描绘。

  “荷马显然有意要避免对物体美作细节的描绘,从他的诗里几乎没有一次偶然听说到海伦的胳膀白,头发美—但是荷马却知道怎样让人体会到海伦的美。”(莱辛《拉奥孔》)杜牧这里写画中人,也有类似的手段。他从画外引入一个“鸾发女”。据《初学记》,鸾为凤凰幼雏。“鸾发女”当是一贵家少女。从“玉窗”、“鸾发”等字,暗示出她的“娇娆”之态。但斜倚玉窗、拂尘观画的她,却完全忘记她自个儿的“娇娆”,反在那里“妒娇娆”(即妒嫉画中人)。“斜倚玉窗”,是从少女出神的姿态写画中人产生的效果,而“妒”字进一步从少女心理上写出那微妙的效果。它竟能叫一位妙龄娇娆的少女怅然自失,“还有什么比这段叙述能引起更生动的美的印象呢?凡是荷马(此处为杜牧)不能用组成部分来描写的,他就使我们从效果上去感觉到它。诗人呵,替我把美所引起的热爱和欢欣(按:也可是妒嫉)描写出来,那你就把美本身描绘出来了。”(《拉奥孔》)

  从美的效果来写美,《陌上桑》就有成功的运用。然而杜牧《屏风绝句》依然有其独创性。“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是从异性相悦的角度,写普通人因见美人而惊讶自失:“拂尘犹自妒娇娆”,则从同性相“妒”的角度,写美人见更美者而惊讶自失。二者颇异其趣,各有千秋。此外,杜牧写的是画中人,而画,又是“丹青色半销”的画,可它居然仍有如此魅力(诗中“犹自”二字,语带赞叹),则周昉之画初成时,曾给人无比新鲜愉悦的感受。这是一种“加倍”手法,与后来王安石“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明妃曲》)的名句机心暗合。它使读者从想象中追寻画的旧影,比直接显现更隽永有味。

  诗和画有共同的艺术规律,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直观形相的逼真显现是画之所长,诗之所短。所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穷形尽相的描写并不见佳;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从动态写来,便有画所难及处;而从美的效果来写美,更是诗之特长。《屏风绝句》写画而充分发挥了诗的特长,就是它艺术上的主要成功之所在。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草白烟寒半野陂,临江旧宅指遗基。已怀湘浦招魂事,
更忆高唐说梦时。穿径早曾闻客住,登墙岂复见人窥。
今朝送别还经此,吟断当年几许悲。

洞房春晚惜花残,满地红英织锦端。想见惜芳情意切,更收香蕊掌中看。

瑞香蓓蕾破寒晴,稚子呼为紫素馨。
万斛幽香量不尽,霜风吹送暮天青。
四年龙驭守峨嵋,铁马西来步步迟。五运未教移汉鼎,
六韬何必待秦师。几时鸾凤归丹阙,到处乌鸢从白旗。
独把一樽和泪酒,隔云遥奠武侯祠。
突争修名磊磈胸,一鸣冠蜀未酬公。
十年解瑟无调瑟,百载张弓未弛弓。
剥啄门边解主客,毕逋城上孰雌雄。
引吭为作朝阳瑞,携取香名寿乃翁。

心闲日日理黄庭,四体和柔胜药灵。独步小轩无一事,老槐阴里鹤梳翎。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一榻溪亭直万钱,满床明月伴閒眠。荷花不把秋香惜,又逐西风到枕前。

蒿里谁家地,不在蒸江上。不在湘潭城,不在苍梧黄茅瘴。

祝融为盖,白石为舆,安安缓缓驾輀车。挽人勿諠,听我唱言。

魂归湛湛之青天,形返茸茸之墓田。鼓毋怒,笛毋悲,庸夫不骂鬼,世间何用庸夫为。

以尔笑骂代痛哭,鸺鹠乾鹊齐上屋。主人弃屋返青山,庸夫他家觅酒肉。

我有酒,不酬黄泉将润庸夫口。肥牛十脔醇醪三斗,辘辘轴轴狂鼓庸夫死奔走,黄泉之人应拍手。

桂林绕郡皆奇观,胜槩登临此更多。五筦云山连越巂,百蛮溪水汇牂牁。

籓垣愧乏涓埃补,岁月真成漫浪过。只把新诗当遗爱,他年留与野人歌。

荒园绿草长,无客到书堂。
百尺辘轳冷,一林薝卜香。
杭书归蜡屐,睦艇致藤床。
閒步复閒卧,身凉心更凉。
宫花一朵掌中开,缓急翻为敌国媒。
六里江山天下笑,张仪容易去还来。

政事文章王侍御,朱帘捲雨送将归。江东春色分银篆,马上清风吹绣衣。

泽国水香鱼藻动,砚池春暖墨花飞。至今吴楚经行处,夜夜奎光绕太微。

秦关望吴苑,渭涘去江汶。天汉星躔绝,山川地角分。

百年变朝市,千里异风云。双鸳难可赠,别鹤不相闻。

忽值从游士,玳簪光素履。欢言悦郑郊,雪泣悲燕市。

契阔论谈笑,殷勤访生死。思君在一方,无由同四美。

尺素乃云披,投琼慰久离。云开缛锦散,霞照绿缇披。

相思叹河广,相望阻天垂。赠言方杜若,握手代萱枝。

伊昔风期早,金兰信为宝。去来金马门,留连斗鸡道。

鹫岭访三禅,商山追四皓。胜地俱游息,披文递论讨。

虚薄忝官联,乔木遂同迁。濯缨升博望,阔步入祟贤。

高轩照流水,长剑耸秋莲。南风忽不竞,东海遂成田。

喧喧狭斜路,隐隐平陵树。凤阙暧西临,星桥耿南注。

五方多异俗,四海皆行路。士衡嗟苦辛,德琏伤流寓。

巩洛重行行,寓目尽伤情。太行临北绛,函谷拒西京。

雀书图久灭,龙文鼎遂轻。凌云馀构尽,濛汜曲池倾。

徘徊殊未极,惆怅空云缨。伊川忽会面,留连展言宴。

东西一背飞,翻然成异县。哀哉人道促,痛矣嗟埋玉。

嵇生顾影琴,裴子飘风烛。摧兹激水意,顿此浮云足。

弃置勿重陈,难终唯此曲。汉阳赵元淑,薛县雍门周。

清文宁解病,妙曲反增愁。翳翳神逾伏,懔懔岁方遒。

双崤飞暗雨,八水冻寒流。兰枯芳草歇,槐古忆前秋。

江干不可望,徒此叹离忧。

海北愁云无从裂,风如追兵雪如撒。哀者老虎病无力,百尺泉源都冻绝。

山中牛羊竟不来,牙爪寂寂伤饥渴。万里兵刃色惨悽,獐娇鹿倨豺狼悦。

安得肉食复如初,平地纷纷羽毛血。一吼千年白日寒,群兽幽忧心骨折。

如今缠病未能兴,长戈硬弩无相杀。世上青山不敢生,青山尽是狐狸穴。

星渐稀,漏频转,何处轮台声怨。香阁掩,杏花红,
月明杨柳风¤
挑锦字,记情事,惟愿两心相似。收泪语,背灯眠,
玉钗横枕边。
春夜阑,更漏促,金烬暗挑残烛。惊梦断,锦屏深,
两乡明月心¤
闺草碧,望归客,还是不知消息。孤负我,悔怜君,
告天天不闻。
南浦情,红粉泪,争奈两人深意。低翠黛,卷征衣,
马嘶霜叶飞¤
招手别,寸肠结,还是去年时节。书托雁,梦归家,
觉来江月斜。

寒镫寂照梦难成,但觉逢僧尚有情。关外客船喧野岸,枕边官马踏残更。

两淮烽火人初静,千里星霜雁独征。为吊汉家辛苦月,夜深犹傍钓台明。

皤矣庐州公,五十后相识。晚知道义尊,不为功名役。

梅含雪里春,松秀霜前色。论学心无穷,赋诗情自适。

我愿公再兴,作我生民益。来岁上京畿,亲睹吾皇极。

越罗巧画春山叠。个里融香雪。满身空翠不胜寒。恰似那回偷印、小眉山。青骢油壁西陵下。仿佛当时话。而今眼底是高唐。拂拂淡云疏雨、断人肠。

花信欲开还住。春信欲归难驻。五更风雨忽来时。葬西施。

何日花前欢会。空想花容憔悴。花亡可有哭花人。问花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