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单于台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春日里无战事边疆的士兵都已返回,我独自一人登上了单于台。
太阳从大地渐渐升起,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从远天之外涌来。
黄沙随风翻滚的纹痕好似水中波浪,狂风呼啸,响声如同雷鸣。
很想跨越阴山关隘看个究竟,可惜阴山关隘虽已天亮,却门户不开,无法通行。
注释
单(chán)于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相传汉武帝曾率兵登临此台。
边兵:守卫边疆的士兵。
地中出:从平地升起。
沙翻:沙随风翻滚。
响疑雷:响声如同雷鸣。
阴关:阴山山脉中的关隘。阴山是汉代防御匈奴的屏障,绵亘今内蒙古自治区。

鉴赏

  这首诗描写边塞风光,表现了塞外生活的艰苦和诗人在边关经历的真情实感。首联是全诗总纲,春日无春色,显出塞外的荒凉;独上高台凝思注目,突出诗人超然独立的形象。颔联将“白日”、”黄河’”对举,在辽阔苍茫之中,有壮丽多彩之感。颈联继续写景,运用比拟手法,写出风如雷响,惊心动魄;沙似浪翻,历历在目。尾联写诗人从单于台上向北眺望阴山,但见雄关似铁,紧闭不开,戒备森严。语句浑朴,境界开阔,有“盛唐气象”。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首联是说,春日里无战事士兵都已返回,我独自一个人登上单于台。首联是全诗的总领。“春”字和“独”字,看似出于无心,实则十分着力。春日兵回,边关平静无事,才有登台览物的逸兴;虽说春日,下文却了无春色,更显出塞外“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的荒凉。独上高台,凝思注目,突出诗人超然独立的形象。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一轮白日,跃出平地,写它喷薄而上的动态;千里黄河,天外飞来,写它源远流长的形象;“白日”、“黄河”对举,又在寥廓苍茫之中给人以壮丽多彩的感觉。白日出于地中而非山顶,黄河来自天外而非天上,一切都落在视平线下,皆因身在高台之上的缘故。

  颈联继续写景。两句比喻,牢牢把握住居高临下的特点:居高,所以风急,所以风如雷响,惊心动魄;临下,才见沙痕,才见沙似浪翻,历历在目。不说“如雷”而说“疑雷”,传神的写出作者细辨风声的惊喜情态。中间两联,白日、黄河、沙浪、风声,从远到近,自下而上,构成一幅有色彩、有动态、有音响的立体图画,把边塞风光,写得势阔声宏,莽莽苍苍之至。尤其是“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一联,语句浑朴,学盛唐而能造出新境界,很为后人激赏。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尾联是说,很想跨越阴山关隘看个究竟,阴山关隘虽已天亮门户不开。尾联写诗人从单于台上向北眺望阴山,那是汉代防御匈奴的天然屏障。诗人很想到阴山那边去看一看,但见那连绵起伏的阴山,雄关似铁,虽然天已经大亮,门户却紧闭不开,无法通行啊!

  诗人分明看到横断前路的不可逾越的阻障,于是,激越慷慨的高吟大唱,一变而为徒唤奈何的颓唐之音。诗到晚唐,纵使歌咏壮阔雄奇的塞外风物,也难得有盛唐时代那蓬蓬勃勃的朝气了。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辛文房《唐才子传》载:“疑《登单于台》及《蓟北书事》诸诗,皆系落第时北游燕云边地之作,至早亦应作于年轻时。《郡斋读书志》所载恐误。”则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张蠙(pín)早年游塞外,观黄河,望阴山有感而作。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猜你喜欢
方驾游何许,仙源去似归。萦回留胜赏,萧洒出尘机。
泛菊贤人至,烧丹姹女飞。步虚清晓籁,隐几吸晨晖。
竹径琅玕合,芝田沆瀣晞。银钩三洞字,瑶笥六铢衣。
丽句翻红药,佳期限紫微。徒然一相望,郢曲和应稀。
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
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
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
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
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
谁云生死隔,相见如龚隗。

白草飕飕接冷云,关山疆界是谁分。幽魂来往随官牒,原鬼昌黎竟未闻。

树里行杯坐日斜,池边立马听鸣鸦。苔阴雨暮寒青竹,水色春深静白沙。

开径蓬蒿无俗客,入城花柳似山家。百年怀抱君应识,不是淹留为物华。

亭亭清瘦出尘埃,高格端从物外来。
先对雪霜含素艳,任教桃杏作红腮。
芬芳多向闲中得,孤寂偏寻静处开。
长愿一枝横夜月,春风谩诞莫相催。

满城风雨近重阳,寂寂寥寥破草堂。彭泽花枝待晴把,云安曲米带生尝。

梳头发应吾年白,润屋金从别姓黄。惭与潘郎续遗句,沈郎瘦不似潘郎。

休说私酤趁得钱,官场警捕致忧煎。锥刀未必成家计,家计因兹却荡然。

休骑上荒城,斜阳万感并。岁怜频有旱,雷怪久无声。

芳树鸠巢废,香泥燕垒成。缅怀前宋士,人艳道乡名。

算来浮世忙忙,竞争嗜欲闲烦恼。六朝五霸,三分七国,东征西讨。武略今何在,空凄怆,野花芳草。叹深谋远虑,雄心壮气,无光彩,尽灰槁。历遍长安古道。问郊墟、百年遗老。唐朝汉市,秦宫周苑,明明见告。故址留连,故人消散,莫通音耗。念朝生暮死,天长地久,是谁能保。

溪从沮水流嶓冢,岭接青泥入剑天。

流光向老惜芳菲,搔首悲歌心事违。绿野染成延昼永,辞红吹尽放春归。

荆榛废苑人閒牧,风雨空城乌夜飞。断送一番桃李尽,可怜桑柘有光辉。

野色连青蔼,春流澹碧沄。蘼芜随处绿,离思满南云。

梦断池塘惊乍晓。百舌无端,故作枝头闹。报道不禁寒料峭。未教舒展闲花草。
尽日帘垂人不到。老去情疏,底事伤春瘦。相对一樽归计早。玉山不减巫山好。

迢递来京国,秋深旅舍寒。孤云依远岫,片月挂层峦。

林木穷猿赴,盐车困骥叹。夜来思耿耿,归兴寄云端。

万山回合似天台,二月桃花已遍开。映水却疑乘浪煖,缘崖故是倚云栽。

乱红飞雨沾衣袂,碎锦分霞入酒杯。漫道武陵仙路远,探奇有客问津来。

窗外燕娇莺妒。窗下梦魂无据。梦好却频惊,不到彩云深处。无绪。无绪。红重一帘花雨。

闻君到处有烟霞,吴越江山暂作家。秋色再逢瓜步晓,月明几向洞庭赊。

寒随雁影过天末,梦逐潮声到海涯。我亦因人聊寄此,北风微雨日初斜。

凉风急。芭蕉细雨声声滴。声声滴。半床针绣,一灯明灭。

良人远在黔天隔。溪山叠叠愁云湿。愁云湿。鱼书沉杳,雁鸿遥绝。

铿锵韶濩,肃穆神容。洪规赫赫,祠典雍雍。
已周三献,将乘六龙。虔诚有托,恳志无从。

五湖之志久矣!羁累江北,苦不得去。岁乙丑,偕婉君泛舟黄桥,望见烟水,益念乡土。谱白石自度曲一章,以箜篌按之。婉君曾经丧乱,歌声甚哀。


天际归舟,悔轻与、故国梅花为约。归雁啼入箜篌,沙洲共漂泊。寒未减、东风又急,问谁管、沈腰愁削。一舸青琴,乘涛载雪,聊共斟酌。

更休怨、伤别伤春,怕垂老、心期渐非昨。弹指十年幽恨,损萧娘眉萼。今夜冷、篷窗倦倚,为月明、强起梳掠。怎奈银甲秋声,暗回清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