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由景及人,通过清寂环境的描绘,引出修道女冠的形象:她日渐消瘦,残香惹襟,展露出内在意绪的郁塞悲苦。“寂寞”,词眼。女道士居处“五云三岛”,正当春光明媚,露花烟草,思凡之心令其容貌失色,眼看余香更使人泪沾衣襟。“露花”三句是她所在地方的环境,环境清冷,烘托出主人公心情之孤独与凄凉,之后再写情事。“貌减”二句写她与情人分别后因思念而憔悴,以余香作为一种安慰,相思甚苦,情思未断,真是可怜可叹。
下片开头二句描写道观的清静环境,写其周围清冷阴森,没有一点乐趣,使她更想念情人。竹“疏”人气更稀,倍感“静”松“密”道坛肃穆,倍感“森”。“何事”二句,将相思之情和盘托出,思凡之心宛然可见,表达了对情郎远逝的深切思念。
这首词写了女道士的思凡情怀,通过清冷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女道士思念情郎的寂寞凄凉之情。全词写了环境清冷,烘托主人公心境之孤寂、凄凉,从容颜憔悴、余香尚存,见其相思甚苦,感情真切。这首词情景交融,脉络清晰,逼真地展示出女道士尘心未泯的情意。
火齐堆盘起,珊瑚列库藏。不如茅屋底,父子事耕桑。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箠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昨岁还今日,追欢得似无。儿偏爱蹋草,女亦解倾蒲。
倏忽浮生过,凄凉万事孤。掷他长命缕,不作系双珠。
寒枝堆尽水精盐,欲捲孤山雪一帘;何事西风能点缀,先吹霞片到花尖!
磊落青云士,龙门忆共游。蒹葭汾水暮,松桂禹宫秋。
架石千寻閤,盘空百尺楼。两山开翠峡,万里滚黄流。
弱水昆崙外,扶桑沧海头。山川穷壮观,物理入冥搜。
胜地杯同酌,清心道共谋。真传推舜禹,正学拱轲丘。
每苦纷纷论,谁能坦坦由。濂伊劳缵述,闽建得寻抽。
自此阳光发,还应爝火收。剧谈怜缱绻,良觌展绸缪。
日月开皇极,风云会帝州。一官陪旧侣,三俊话前脩。
待漏金门辟,趋朝紫气浮。方期联彩凤,又见促鸣驺。
盛典旁求远,天书宠渥稠。迁乔登粉署,持节骋华辀。
火改时频易,杓移斗屡周。缄书知习坎,申意见中孚。
理大天无外,毛轻德可俦。谬推追电足,深仰溯源舟。
一别三年久,重来数日留。玉瓶携绿蚁,珠唾杂银钩。
又见逢离索,那能足倡酬。清霜京邸月,疏柳禁城沟。
远意烦深念,高文可更求。士希贤作圣,道仰鲁传邹。
岁月虽云迈,诗书敢自休。论心殊未悉,短札暂相投。
馆娃宫里落花多,春色撩人可奈何。南省风流又架阁,宫才解赋馆娃歌。
圣学论一贯,斯最为要义。自从参赐远,谁领言下意。
圣以一贯万,体用无二致。学者求之万,其一乃可至。
执著固云非,超悟亦未是。功深与力到,庶几有真契。
天寒城南寺,门外无马迹。东风雪疾消,春泥深一尺。
岂无老款段,畏蹶不敢策。还归见儿女,怕冷不下席。
扬雄玄未就,双鬓飒已白。虽云客载酒,此意终岑寂。
功成则有命,生事亦人力。胡为不自勤,守此欲何获。
田桑既有裕,醪醴亦馀溢。嗟哉好事客,从古百无一。
试听《白头吟》,慢饮尊中酒。古来悲白头,人情苦难久。
结发为夫妻,百年期白首。容颜衰落相弃捐,何况君臣与朋友。
汉高宽大主,萧何开国功。谗言一以入,几死天狱中。
陈馀与张耳,刎颈同生死。一朝争相印,雠雠世无比。
周文吕望不再见,管鲍结交宁复闻。玄德孔明若鱼水,胶漆孰如雷与陈。
斯人自此一以少,今世求之更无有。谈笑寻戈矛,那能托身后。
听我歌,歌《白头》。劝君饮,君莫愁。日月有时而剥蚀,世态谁能终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