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画桥流水欲平阑

画桥流水欲平阑。雨後青山。去年芳草今年恨,恨香车、不逐雕鞍。红杏墙头院落,绿杨楼外秋千。谢娘别後忆前欢。泪滴春衫。柔荑共折香红处,劝东风、且与流连。早是相思瘦损,梅花谢了春寒。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猜你喜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李公实神敏,才华乃天授。睦亲何用心,处贵不忘旧。
故事遵台阁,新诗冠宇宙。在人忠所奉,恶我诚将宥。
南浦去莫归,嗟嗟蔑孙秀。
归舟同不系,纤草剩忘忧。禁掖曾通籍,江城旧列侯。
暮帆依夏口,春雨梦荆州。何日朝云陛,随君拜冕旒。
华宗丰度蔼长云,一笑相逢契懒真。
岂但金兰如旧分,固应俞扁是前身。
久为辇毂缁尘客,欲趁龙园茗碗春。
顾我华颠今放迹,水边林下原相亲。

寂历劳谩叹转蓬,百年强半走西东。从师谩学屠龙技,报国元无汗马功。

二顷有秋谩计足,三杯近卯客愁空。儿童相见从相笑,两鬓丝丝一老翁。

地形盘屈带河流,景气澄明是胜游。十里晓鸡关树暗,
一行寒雁陇云愁。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
麈尾角巾应旷望,更嗟芳霭隔秦楼。

凉夜水浸梦,枕上吹寒雨。屡变而失真,江行闻篙橹。

倏然听松风,天月半山许。举首见仙人,云中捉松鼠。

醒时月桂帘,穷阶流一缕。石窦激寒淙,空水互吞吐。

日日居朝市,合眼见尘土。始悟山中人,梦境亦清楚。

落日依依下石头,乱云东望是苏州。
人间何似归心切,独有春江不断流。

痴。梦里商量怕蝶知。心头事,细诉与花枝。

大艑十八橹,长篙如竹林。张帆看风色,知是下江陵。

旧婉前华脉脉思,疏风闲雨阁兰期。湖山梦冷成诗瘦,弦管声繁易酒悲。

襟上唾花空有恨,尊前梅柳为谁姿。柔肠苦被明眸割,彻骨风流鬓已丝。

满堂罗绮兼朱紫,四代儿孙奉老翁。

从宦无功已自羞,那堪别绪更绸缪。简书祇许三年住,去志难将十日留。

重叠云山当客路,迷离烟树绕新愁。牵衣稚子痴于我,错把周侯作细侯。

桂魄延秋景,松飙生夕凉。良宵两相值,萧瑟流清光。

风声惊客鬓,月影照我床。徊徨不成寐,转觉岁月长。

起坐问风月,而我谁老苍。风静月不言,耿耿天中央。

处处园亭闭不开,残筠荒树总堪哀。閒时好作谁家坐,只向宁真观里来。

少年处山谷,壮岁游京师。性本猿鹤群,焉能牛马驰。

曩有采薪忧,挂冠愿为医。近得圣贤心,读书甘如饴。

习贯已成癖,岂无君子知。

先民隐迹付寒烟,策杖相过一怆然。谷鸟飞鸣竹林外,山花开落草堂前。

凿坏而遁名难晦,采蕨为粮世共贤。一曲山泉上沙出,何人溉灌种瓜田。

昔年诗担过罗浮,曾见梅花一夕留。
翠凤几回清夜梦,月明还挂旧枝头。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

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杜老岂诗癖,陶公非醉人。凄然家国恨,同此性情真。

余亦感朝市,孰知多苦辛。幽微相吊处,抚卷欲沾巾。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