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衮(729年-783年),字夷甫,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大历十二年(777年)拜相,杨绾病故后,独揽朝政。以文辞出众而又登科第为用人标准,堵塞买官之路。对朝中众官俸禄亦视其好恶而酌定。封河内郡公。德宗即位后,被贬为河南少尹,又贬为潮州刺史。不久为福建观察使。常衮注重教育,增设乡校,亲自讲授,闽地文风为之一振。建中四年(783年)死于任上。享年五十五岁,追赠为尚书左仆射。
个中有味要君参,螫吻舂喉久不甘。珍重人心亦如此,莫将寒苦换春酣。
雕镂出手总玲珑,颇费三年刻楮功。鸾竟能飞虎能舞,莫夸鬼斧过神工。
春江变气候,孤屿发云霞。散影摇青草,流文漾碧沙。
红泥迷燕子,丹洞失桃花。水宿淹晨暮,应怜谢永嘉。
幽人薄世味,耕牧山之阴。自抱村野姿,常怀畎亩心。
行行南山歌,落落《梁甫吟》。挂书牛上角,挥锄瓦中金。
饱饭黄昏后,力田春云深。四体勤树艺,三生悟浮沈。
巢父世高尚,德公人所钦。伊人去已远,高风邈难寻。
抚卷空叹息,俯仰成古今。
北去南来多少路,岭云黯黯长横。山温地暖且消停。
幽花堪自摘,薄醉最宜醒。
天末微波分海色,潮来顷刻都青。莫从过去问来程。
湖山惊昨梦,风雨感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