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龄闻兹山,梦寐尝所适。迨□此跻览,依然是畴昔。
结侣寻绝径,周流观奇迹。兹逢世所希,环合佨穷壁。
上有龙泉涌,百丈□潨射。伏溜至阴沟,盘涡沸嵌石。
逶迤环汀屿,熠爚洄金碧。石蔓下离缕,云萝上绵幂。
玩极不云厌,徘徊忽恶夕。清濑飞丝篁,茂草代茵席。
泠然闻凤吹,髣髴觏云际。顾音携手人,谁为挂冠客?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初寒一醉万家春,尚有陶翁漉酒巾。五牧潘葑新酿熟,开樽应忆未归人。
千尺嶙峋直立形,流传神应挟风霆。石身本聚山川气,便是人心聚处灵。
一岁居里倾千壶,两年为客偿宿逋。城东日日添酒垆,城西时时出酒徒。
城东酒楼一十六,城中少年出相续。酒翁叹息酒妪愁,可惜少年皆远游。
少年谁最狂,雅数孙与黄。就中短赵差有检,结束身手趋吟场。
东风吹春入酒楼,当时年少百不忧。三更酣春楼上头,红烛光满楼前洲。
骑龙弄凤世不惊,只有酒家知姓名。城东城西路回惑,只有酒家门径识。
酣嬉落魄非可常,一朝饯我束急装。浓云浮江雨暗海,海风吹人颜面改。
离家岂独无酒筵,太息总无诸少年。出门各历路万千,前后差喜皆游燕。
酒徒十辈五得官,余者不免谋饥寒。孙郎苦恋里中乐,昨亦襆被辞江干。
新春忽梦晴溪曲,暗识溪南草应绿。醉尉衙前碧月圆,蘋风乍转春流足。
花枝纵好酒纵醇,我识一城无酒人。岂惟花发无酒人,兼恐减却楼头春。
春去春复来,春情忽然失。朱颜变苍颜,黄金铸不得。
君不见,少年虽归非昔日,又有城东少年出。
柯山向北,隐隐云藏岩下屋。洞口桃红,春在溪声石影中。
绕篱调鹤,月磴云亭随处在。林断桥开,更约观鱼渡水来。
一水划山入,万树围如屏。树杪露佛屋,倒影临波清。
栖霞山畔草,直到门前青。不信岩花发,六月犹啼莺。
山深无夏春,日夕凉风生。野花烟外飘,随风落檐楹。
闲鸟学书声,遥答流泉鸣。天香何处来,寻之了无形。
时有樵夫至,带雨叩柴荆。坐久客亦返,携得秋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