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宋家行在日南迁,胡骑长驱百万鞭。潮海有灵翻佑贼,江流非堑枉称天。
庙堂遗恨和戎策,宗社深恩养士年。千古中华须雪耻,我皇亲为定幽燕。
客心悲夕阴,相顾增烦忧。麾杯浩歌起,欲去不可留。
屏营独抚膺,仰观熠耀流。倏焉四宇豁,众星烂以稠。
游气降大谷,浮飙扇清秋。昊天舒华魄,御耀西南楼。
朱门歇笙竽,绮帞车马休。嗟尔晨明月,烛烛安所求。
问垂帘、君平去后,何人来寄高躅。芦篝絮枕为长物,短鬓相依衰索。
居可卜。略胜似京夔,杜老无家哭。门萧柳秃。算断燕残鸦,西风失侣,苦恋一枝宿。
余生愿,未了萝牵草覆。频年亦溷樵牧。烟芜四野牛羊满,变尽几家华屋。
泉未浊。甚绝代佳人,也使悲空谷。城飙撼木。定乱得声声,邻钟巷杵,凄助夜吟独。
兴在林泉不在山,道情物态两相关。旁人莫问垂垂子,树老枝高未易攀。
我徂北林,游彼河滨。仰攀瑶干,俯视素纶。隐凤栖翼,潜龙跃鳞。
幽光韬影,体化应神。君子迈德,处约思纯。货殖招讥,箪瓢称仁。
夷叔采薇,清高远震。齐景千驷,为此埃尘。嗟尔后进,茂兹人伦。
荜门圭窦,谓之道真。
茱萸绽紫粟,白云封不开。似待陶元亮,共把菊花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