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自昔乘閒访博闻,书楼钟鼓彻彤云。天吴紫凤耽成癖,翠柏苍松喜欲群。
有酒便须呼阮籍,浴兰还拟见湘君。椒宫罢直归来晚,刻烛题诗到夜分。
插天群木无片叶,冬雪未消春又雪。农夫望岁喜可知,独客坐舱愁欲绝。
野梅著花凌清寒,涧水出山多曲折。水村清晓冻雀喧,山径模糊人迹灭。
急欲入山车不行,转拟还家风又掣。孤舟底事破寂寥,烘暖砚池冰散缬。
作诗消閟真良策,扫雪烹茶胜金屑。料无好友来相寻,可惜良晨去如瞥。
新句喜从枕上吟,旧愁懒向梦中说。同云未散天不晴,天亦何为心似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