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子向,唐诗人。名中,以字行,排行十一,金陵(今南京)人。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间游湖州,与诗僧皎然等联唱。大历末又曾游常州,与皇甫曾等联唱。德宗建中、贞元年间,历监察御史,终南海节度从事。崔子向有诗名、好佛。严维称其“新诗踪谢守,内学似支郎。”(《赠送崔子向》)。
累日雨不止,风高如作寒。三分虽过二,忽忽便向阑。
一身百忧集,况可计先欢。不见是无闷,念此聊自宽。
蓐食起紫阳,憩寺始亭午。清幽释子居,山影落窗户。
楼台互相临,云石粲可睹。阴崖溜清泉,甘美过牛乳。
山僧立胜事,争以筠筒股。表公久游方,妙谛明佛祖。
虽未众拆床,已见屦满户。相携环翠堂,身觉度飞羽。
登临固已往,况乃真吾土。
阴风吹空寒凛冽,玉壶夜半玄冰结。十二楼中琐翠鸾,太微宫里县明月。
明月流光照玉壶,珠飞上天沧海枯。青女鍊霜封具阙,燧人焫犀龙泣血。
银河凌澌胶北斗,五色石裂娲皇走。相看一笑天茫然,回首人间三万年。
金沟二月袅鸦黄,扬州人到长杨。丝丝缕缕画柔肠。
瘦得神伤。
春色隋堤一片,绣帘缕粉千行。相逢飞絮已池塘。
误却风光。
康乐城头夜飞雪,雪花变作仙翁发。仙翁一笑走仙京,众仙拥入仙官列。
仙官行年七十六,仙官官乃在蛮服。青童侍史尽蛮人,顾视颦眉厌凡浊。
开堂挥散童与史,入室呼齐孙与子。尔曹为我孕云礽,执尘抱琴吾可使。
大儿闻言向妇谋,小儿闻言对妾愁。阿孙近前为翁语,翁果索此无难酬。
一年一孙生一子,两年众孙生不休。十年曾孙竞趋走,廿年阿孙纷白头。
阿孙头白儿死半,翁反还童色精悍。孙曾簇若市朝趋,以首颔之难识面。
应门扫径纷有余,一日一更劳弗遍。前年曾孙又生子,一未脱襁又一见。
阿翁大笑喜出汗,顾后失前心意乱。曾玄两手抱不尽,分置膝头先后换。
或来捋髭白镊断,或来索哺衣牵绽。或来呵殿导升舆,或来涂抹横翻案。
咿咿哑哑满室春,中妇少妇喧难分。中年但期子生子,今日竟见孙携孙。
谁知阿翁喜亦伤,终朝苦为含饴忙。一餐须得五斗粟,几使饲鹤无余粮。
一官伛偻十八载,至今寻思转生悔。不悔官卑与宦贫,悔见儿孙争济济。
翁乎此悔绝无伦,稀世盛瑞悬公身。魏徵五世笏仅在,启期三乐年谁臻。
繄我先皇旷代福,余庆尚及今臣民。吾宗此福已仅见,曾不若翁尤衍蕃。
况翁更在未挂冠,罕事亘古无流传。生男更当无影异,还童定觉鸡窠宽。
溯我交翁及三岁,中间数别逾寒暄。昨来城中一访我,见面精采辉朝暾。
擘窠草书为我作,钗划薤倒无崩颠。一时同官竞乞字,具脯作醢为开樽。
樽前试问别来事,第一曾玄增几人。翁笑吓吓屈指数,屈尽十指又复伸。
伸长屈短费思索,道我衰耄记不真。语余起立再谢走,手不曳杖似鹿奔。
城中故人遍叩门,一一问讯情逾敦。遮攀愿闻导养术,翁笑固问曰无闻。
但云爱民爱物如爱己,天与寿考能绵绵。又云爱民爱物似爱子,天与孙子宜振振。
白沙江上驻,弭棹漫夷犹。木叶有寒色,烟波无尽流。
故人非远道,秋水结离忧。乘兴空劳过,真成访戴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