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为郢中客,不见郢中吟。美人高堂上,自奏山水音。
帝子葬何处,潇湘云正深。寂寥谁共赏,江上独伤心。
红尘著脚双鬓斑,折腰五斗真作难。巾车一去不复还,归卧柴桑紫翠间。
东篱悠然见南山,欲辩忘言心自闲。
月明消却娃宫酒。听吹笛、清寒满袖。向时双桨载离愁、去后。
几春风待问柳。谩回首。三江渡口。念西子、如今在否。
上方钟动客船开、别久。寄新诗、兴未有。
碧山何有十老堂,月明欲素松风长。松风吹人换今昔,昔人一去归何乡。
归何乡,图尚在,图中点点生光彩。堂前花落随涧流,年年涧水东流海。
碧山依旧鸣清泉,吟社一变为苍烟。初时修敬老孙子,倡修此社能光前。
前为韦布后簪组,文质彬彬递可数。此图但写前十人,树木疏疏特苍古。
泉翁一跋入鼎铭,今人宝此如流馨。当年已为人割去,失而复得装吴绫。
天道废兴尽如此,只有斯图常在耳。呜呼,吾知斯图亦难守,安知更落谁人手。
飞楼何巍哉,突兀峙孤屿。旷望临中川,微雨散洲渚。
空濛凫稍飞,萧瑟潮愈怒。却眺大江流,鲸波一何巨。
蛟龙盘躨跜,日月相吞吐。忆昔文丞相,英风照岩户。
当年起赴义,驱羊搏猛虎。一声白雁来,四镇议终阻。
毡车已北行,二王在何许。流离寄一舟,残军谋保聚。
沧海尽横流,江心作砥柱。五坡一丧师,崖山摧风雨。
柴市致命日,且传临终语。斯人迹已远,初地余祠宇。
梵呗流空山,花药覆平圃。风物随变迁,正气留终古。
拂衣重徘徊,经堂罢斋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