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李德翁

长恨古人少,斯人今古人。
二难俱益友,两载觉情亲。
世态深难测,心期久益真。
相看俱半百,此别倍酸辛。

尤袤(mào)(1127年4月2日—1194年),字延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常州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尤袤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尤袤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

  猜你喜欢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

  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效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历历愁心乱,迢迢独夜长。春帆江上雨,晓镜鬓边霜。
啼鸟云山静,落花溪水香。家人亦念我,与汝黯相忘。
屏翳忽腾气,浮阳惨无晖。千峰挂飞雨,百尺摇翠微。
震电闪云径,奔流翻石矶。倚岩假松盖,临水羡荷衣。
不得采苓去,空思乘月归。且怜东皋上,水色侵荆扉。
曏吒屏星驾,册随丞相车。
终朝容懒拙,经岁庇迂疏。
共此趋云阙,旋闻建隼旟。
江淮一都会,游刃必多余。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
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牛女河边两夹持,前瞻箕斗后虚危。
经星不动元如此,自是人閒空好奇。

九月江东白雁飞,京华游子赋南归。湖天水落邮程速,泽国霜清浦树稀。

为念庭闱勤侍省,岂知闾里重光辉。秋风双桂阶前好,定有天香拂綵衣。

落魄吴门五十春,懒从高阁画麒麟。此中墨客争知妙,何处词人更有真。

白眼自宜置丘壑,红颜元不染风尘。东墙休挂乔家女,夜恐周郎作后身。

有人情重赠尤多,奈我中心义理何。纵使尽添齐楚富,一身之外总为他。

愚氓扰潢池,囏难亦常态。
簪绅有包藏,事异吁可怪。
豺声久伺乱,鲸戮终何悔。
游言张凶焰,巧谍移机会。
初如孵壳微,跐践悉糜碎。
养成羽翮雄,飞掣鞲绳外。
剪锄淹岁月,螫毒弥疆界。
向来诘端由,罪白不容盖。
南冠囚载路,东市诛其最。
隆宽俗与新,侥幸汝勿再。
傅张不得终经制,韩岳何劳更枕戈。
载主空传之建业,行宫渐侈似宣和。
班朝清海成三恪,振旅朱仙泣两河。
惆怅一生吞虏计,止余遗草泣孙珂。
虏血横吞直指燕,泰垣心腑礻受方缠。
将军河上能争地,丞相闺中善格天。
蚤有雕儿贪厚饵,尚期龙府醉诸贤。
张秦总是明经客,何但书生拜马前。¤

萋萋芳草空无数,惆怅王孙去不归。何似幽兰纫作佩,也胜游子芰荷衣。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朝发慈姥山,莫宿吴公桥。
日入气犹溽,清怀厌烦嚣。
隔江风雨至,绿树凉萧萧。
邻舟颇相好,有酒忽见招。
明发波浪阔,相望一何遥。

武略雄才出陇西,牙旗玉帐驻梁溪。已知马援能匡汉,孰谓樊侯久失齐。

百物意荣春雨足,三台影落晓天低。澹烟芳草沙堤软,一路东风万马嘶。

残梦初回,晓钟未断,斜月犹明。短砌蛩吟,遐天雁唳,做尽秋声。

半生身世堪惊。都付与、残阳晓星。月不常圆,花难久驻,今古同情。

花房静锁春深窈。茜影外、彩丝环绕。做弄暗中声,送得愁多少。

惜春还被春喧恼。向瘦枕、摇昏曳晓。梦醒却无人,一院风枝袅。

花间飞上竹枝啼,才过黄丝又冷溪。蛮鸟亦知行不得,行人那向夜郎西。

南来宗意原无住,龙锡经时信羽翰。遂有法华开色相,微拈心蕊足旃檀。

千峰落照苍猿定,一道横分白气尊。许我淩风来独往,月明环佩满虚坛。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