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宥入蜀迎觐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在世谁非客,还家即是乡。
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微径婵娟里,唯闻静者知。迹深苔长处,步狭笋生时。
高是连幽树,穷应到曲池。纱巾灵寿杖,行乐复相宜。
业霄逸韵祥烟渺。摇金翠、玲珑三岛。地控全吴,山横旧楚春来早。千里断云芳草。
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铁瓮城头,一声画角吹残照。带夜潮来到。

元丰诗礼将,勋略传万口。长城国西陲,寄托十年久。

折箠笞黠羌,游魂屡穷走。羊公缓裘带,李广静刁斗。

黑头已青云,日昃笑击缶。阴功与忠谏,二俱宜有后。

绳绳丈夫子,茂宰最称首。不裁犹能裁,应有既尽有。

丘坟三十车,习复不置手。尚友千载人,岂论骨已朽。

芳兰秀深林,嘉芑就菑亩。宜为数旬客,顾作三日妇。

行闻尺一来,内阁延枚叟。

青衫绿袄导双骑,鳆汁鱼羹列十台。锦袋悬胸文在手,共瞻天使祭陵来。

篮舆一径入云深,两两明镫过树林。吹面不嫌山气冷,满天星斗压春岑。

骑驴踏遍台城路。秋风更兼秋雨。朱雀航边,莫愁湖畔,有底关情如许。

英雄割据。叹铁锁销沉,龙骧飞渡。弹指声中,匆匆暗送六朝去。

金床玉几尽变,变凉蛩满院,动人愁处。梦里三生,奈何频唤,禅榻鬓丝千缕。

精灵虎距。和冷雁哀猿,江山重数。呜咽寒潮,芦花飘正苦。

相近不识面,相逢恰称心。亦知文笔妙,不谓道情深。

得共莲花社,远来祗树林。飞泉初雨后,落日复松阴。

幽赏正未已,玄言殊可寻。别君何草草,归路慎浮沉。

潮海蛟龙断,空山虎豹坡。深菁全斩刈,天树始婆娑。

过眼浮云尽,娱情晚景多。一封书已上,料得太平歌。

闲居无与娱,幽独欣有得。松翁善啸歌,花女美颜色。

人生亦何为,耳目皆幻适。我今未半百,鬓发早巳白。

牙齿复动摇,行当为去客。且尽须臾欢,忘言坐苔石。

远浪已摇目,疾风仍打头。翩翻仰飞鸟,矫捷羡轻鸥。

湖有万顷白,舟才一叶浮。意行从泛泛,吾道本悠悠。

方若植嵬冠,森若削寒玉。明月夜中游,谁家借黄鹄。

玻璃剪叶。点缀黄金屑。雅淡幽姿风味别。翠影婆娑弄月。

秋光占断江南。清香鼻观先参。一朵折来和露,乌云髻畔斜簪。

惠山山下有名泉,少煮鎗旗两腋便。
不是圜扉足公暇,谁能祛睡一杯煎。

洗眼待春归,一疗诗才馁。翻醉看花觞,宿醒连不解。

红紫纷迷离,到处空眙骇。何限轮蹄尘,误逐繁缛彩。

冲漠司化机,畴其觅真宰。

滔滔东流水,赴海无归期。亭亭右转日,今兹复来兹。

人生寄天地,百年七十稀。思虑复营营,恐为达者嗤。

五载禅林结净缘,又飞一锡过甘泉。
晓池洗钵云常润,夜阁繙经月自圆。
碧眼谁能庭畔柏,赤身难并社中莲。
饱看胜景多佳句,好为闲人寄一篇。

又近春宵,层层冻解,梅香初吐。迅速光阴,试问韶华知否。

曾记那回飞絮雪,依依相送空凝伫。任匆匆、天涯漂泊,此情谁诉。

闭纱窗、重帘低下,懒听新声,六街箫鼓。病起支离,犹怯酸风侵户。

欲向炉边思往事,香残灰冷离愁苦。叹何时、再约兰闺,剪灯共语。

暮光霞彩炫金题,绛阙高居雉堞低。上相楼台连御苑,中郎车骑过沙堤。

皂雕孤捩凌云翮,紫燕双翻踣雪蹄。回首上林凉月夜,橤珠多是凤鸾栖。

湖田漠漠水禽飞,堤柳斜斜带夕晖。二月江南好天气,初阳台上惬春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