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宅他乡得偃休,忘怀遇坎复乘流。功高天地云龙会,心寄丘园水石幽。
墨客骚人多赋咏,金堂玉室纵追游。公念问舍真无负,自是豪英百尺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往年披阅山海经,昆崙夜入梦中青。瑶水虚涵月与星,琪花拥石烟冥冥。
金母相见授宝诀,紫霓长裾飘广庭。醒来不见鸾鹤舞,仍依草莽间柴扃。
忆昔穆王何独幸,八骏交驰造仙境。白云联谣传至今,自非仙骨徒引领。
神游可到万国西,无缘那得蹑丹梯。江南揽胜犹未遂,却欲黄河源头还杖藜。
三晋淹留湖海士,偶逢吴客谈扬子。面前空阔信无地,浩荡波声坐中起。
天落混茫如掌平,金焦双秀出烟水。龙窟深浅问篙师,下窥明珠探复止。
千帆晚泊大江湾,丛苇乱蒲灯火间。长干女儿唱新曲,买醉阿谁不解颜。
狂兴将阑曙色动,起看月落钟陵山。钟陵山,在何处,建业城高势相据。
地连吴越雄东南,偏助六朝几词赋。燕子矶笼翠柳烟,凤凰台压丹枫树。
老年怅望立中原,向平五岳复何言。路无远近有难易,恨不生垂天羽翼任飞翻。
杜蘅又老沧江渚,索居守拙谁相与。我愿圣代多贤臣,身閒堪作渔樵侣。
冢宰司徒抱经济,廷尉中丞悬大计。正直更羡鸿胪卿,一朝俯念回先帝。
方喜戈船不动海戍清,稻田其奈又祲岁。夜深共仰紫微垣,万里无云正秋霁。
江城淹病酒难酣。疏鬓讶朝簪。暑消已觉秋光遍,红尘远、斜日回骖。
蕙帐累留残宿,青霜犹湿春衫。
秦淮潮定碧如蓝。归燕息呢喃。白云帏幔寒偏早,更谁问、雁字鱼缄。
早晚棹声归也,黄花白酒村南。
褰衣陟芙蓉,挨云拾瑶草。寘之怀袖中,食之颜色好。
三月蚕始生,纤细如牛毛。婉娈闺中女,素手握金刀。
切叶以饲之,拥?散周遭。庭树鸣黄鸟,发声和且娇。
蚕饥当采桑,何暇事游遨。田时人力少,丈夫方种苗。
相将挽长条,盈筐不终朝。数口望无寒,敢辞终岁劳。
生来堕尘网,苦为尘网缚。暇日起我早,骑驴出东郭。
城门老人发半垂,问我骑驴何所之?为言欲向山中去,茅屋正在清溪湄。
山中之人面如玉,手把素书跨黄犊。石泉夜煮茯苓香,满屋秋云邀共宿。
绿萝晓月悬松风,缥缈惟闻烟外钟。十年往事一回首,已隔云山千万重。
潦倒狂吟头半白,把卷令人念畴昔。石田瑶草近如何?题诗好寄山中客。
粗布衣裳足禦冬,一针一线要从容。于今世路风霜重,切勿郎当大样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