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道者别

闻说沧溟今已浅,何当白鹤更归来。
旧师唯有先生在,忍见门人掩泪回。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废宫深苑路,炀帝此东行。往事馀山色,流年是水声。
古墙丹雘尽,深栋黑煤生。惆怅从今客,经过未了情。

宝函钿雀金鸂鶒,沈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薄霭新旸,翠禽啼绡窗,乍催人醒。弄袖风微,印屐泥乾,村馆酒旗低映。

相携缓步回塘上,寻春寺、聊添吟兴。画溪尾,葡萄初涨,遥川绿竟。

叩罢禅扉谁应。剩花底经幡,烟中斋磬。竹院因循,水郭迟回,忍负雨馀妍景。

春衫且把桥栏倚,閒数遍、碧纱官艇。前溪里,一行社归人影。

虎豹鲸鱼一夜擒,湖南湖北动欢心。论功宜并衡山峻,比德还同汉水深。

莫道他乡胜故乡,思归一日九回肠。元宵忽共乡人语,为写新诗寄上庠。

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当富春秋。
为供文字逢青眼,要策功名真黑头。
濯以清泉尘已蜕,衣之文锦翠如虬。
呼童除放陈丰馔,少劳精神并汝酬。

姓氏编排各一行,先期觉路列灯光。喧天箫鼓鱼龙舞,举国今宵尽若狂。

点镫酌春酒,襞纸题小诗。
读尽列仙传,引调学语儿。
自饮复自笑,不觉春漏迟。
且了今日事,明日还任之。
有水碧于天,玄云滃然起。
定是临池人,一沐管城子。

一片湘云湿未乾,春风吹下玉琅玕。强扶残醉挥吟笔,帘帐萧萧翠雨寒。

销金帐暖酒盈觞,醒后依前世虑长。何似白云深处卧,春风一枕梦魂香。

前有亿万年,后有亿万年。寓形此穹壤,百岁指一弹。

古来多少人,灭没已不闻。草木与同腐,可怜生世间。

独有圣与贤,明名长久存。圣贤在世时,小心常畏天。

终始履周道,没身无过言。所居至广大,靡物可与权。

万垂不为泰,一瓢亦自尊。我当师圣贤,无为人所怜。

梯山航海几崎岖,来谒金陵薛大夫。毛发竖时趋剑戟,
衣冠俨处拜冰壶。诚知两轴非珠玉,深愧三缣恤旅途。
明日过江风景好,不堪回首望勾吴。

檠灯耿夜窗,夜雨欲达晨。寒鸡催晓色,结束征车轮。

车行马上霜,送子西入秦。二年绝廪禄,此去当通津。

人生萍托水,相遇即相亲。况我与夫子,恩意踰天伦。

屈指十日别,今君千里人。关山行役劳,欲雪风怒嗔。

投身声利区,纳足冠盖尘。铜墨不须叹,君心知爱民。

岁晚勿滞留,归及江南春。

昔云有仙人,炼液谢浮埃。一感当时王,翻然为之来。

深沉珠贝宫,照曜金银台。群仙时往还,共酌流霞杯。

一朝乘化去,遗骨付寒灰。旧径没行迹,空坛生绿苔。

冥冥汗漫游,逝者何时回?兴怀忽长啸,天风振蓬莱。

绯衣阿醋。忽改做、道家装束。看满额鹅黄,天然雅淡,绝胜猩红鸭绿。

堪与姚家称娣姒,真一样、娇姿绝俗。有林外黄鹂,飞来一色,繁枝如簇。

空谷。尽堪长日,伴人幽独。似憔悴恹恹,霍娘病起,瘦比篱边丛菊。

插向云鬟,金钗掩映,不是丹葩秾郁。想飞霜,一夜秋苞,拆尽珀珠盈掬。

小溪流水自悠悠,策杖南林入早秋。随地人生俱可乐,浮云富贵复何求。

匣中宝剑,袖里金锤。时节既彰,莫辞拈出。击开关锁,斩断葛藤。

令他跳出生死门,惊过荆棘路。人人似生师子,个个如活大虫。

休教著布过他州,直待还乡衣昼锦。

衲僧活眼晴,见破四天明。
六门之活计,处处而现成。

兵残剩得旧楼台,楼下池边半绿苔。几辈人如花骤落,今宵我与月偕来。

不堪怀旧刚闻笛,如此寻诗合举杯。昨日陇头书恰至,殷勤犹讯劫余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