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兵书久闲习,征战数曾经。讲戎平乐观,学戏羽林亭。
西征度疏勒,东驱出井陉。牧马滨长渭,营军毒上泾。
平云如阵色,半月类城形。羽书封信玺,诏使动流星。
对岸流沙白,缘河柳色青。将幕恒临斗,旌门常背刑。
勋封瀚海石,功勒燕然铭。兵势因麾下,军图送掖庭。
谁怜下玉箸,向暮掩金屏。
丈夫忠孝难两立,此身一死真可惜。雪耻当为伍子胥,归仇莫作徐元直。
鹿生于野命系庖,时危那得适乐郊。干将大阿不自握,为人所戮非英豪。
君今何为恋儿曹,及时建钺拥旌旄。骑虎之势不可下,负恩人是报恩者。
每缘多病辍幽寻,暂驻城西水石阴。同赏竟孤前夜约,独行无奈此时心。
千山拂晓疑看画,一雨经春不论金。犹有未忘情处在,更无开口亦微吟。
旌旄飞去拂蛮烟,万里缄书不易传。对月几临滇水上,悲秋非复楚江边。
地偏今古无多雪,春满西南欲尽天。迁客相逢莫辞醉,异乡梅柳叹华年。
平生学为诗,辛勤径难开。中间一转关,乃自焦山回。
闺阁失软暖,初未昧去来。残照此江山,霜钟入江雷。
此境永不灭,不记人世推。
晓风残月,乍匆匆又是,一年过了。遍地飞花兼舞絮,没个人儿去扫。
雨洗香消,风催绿褪,倍觉春归早。红颜难驻,东皇也促人老。
痛我一样飘零,问花知否,和尔成同调。花到来年依旧艳,人事更伤草草。
打点枯肠,拼将情泪,聊共花容槁。一般沦落,此生空负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