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本为桑者乐闲闲,不用栖心别买山。中夜每寻观日处,几年曾钓落星湾。
老耽浊酒风花下,细读清篇水石间。高价便堪城十五,报君难得玉双环。
蕤枕传香,莲灯锁梦,温黁消瘦如许。金鉔浓熏,双烟一气,荡软绮怀无据。
小怜凫藻,似曾伴、题裙俊侣。谁与春犀管领,夜阑悄闻柔语。
南都坠欢记取。有妆楼、故物能谱。熨透星星,散入相思血缕。
捣麝飞尘未灭,祗流落、人间换宵炷。惆怅余芬,重衾隔雨。
春将新绿满郊原,喜逐双旌晓出关。初度麦畦行诘曲,却穿竹径俯潺湲。
阴阴霁色催归骑,猎猎溪风醒醉颜。父老欢呼随幼稚,隔途争看使车还。
去去欲无还,幽忧可驻颜。此生贪白业,不死看青山。
善友能相共,浮云且自闲。风尘燕市在,留与鬓毛斑。
雨湿烟痕重,花藏暝色深。放船忘远近,泊棹偶园林。
桑下曾三宿,桃源试再寻。主人殊不恶,水阁尚鸣琴。
城里秋犹热,山中寒已浓。紫檀时小炷,危坐听晨钟。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尽兴时。蓐食出门天欲曙,荷锄归路月相随。
踏青漫有心情在,耕绿宁甘体力疲。个段工夫偿不足,春来非是爱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