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箜篌筝阮变新声,韵入三弦分外清。遣病每思君一曲,停杯偏觉我多情。
缠绵未敢施银板,掩抑还宜合凤笙。弹向船窗乱风雨,闇泉惊瀑一时鸣。
县城背倚北原坡,南面通津古渭河。两岸夕阳青草渡,半篙春水白鸥波。
当年宫殿阿房阳,此地丘陵汉室多。欲向长途询往事,南山无语郁嵯峨。
晚楼雅定。帘卷东风紧。弱酒乱浇心上冷。摇碎一窗灯影。
灵魂不肯轻销。无端瘦减侬腰。却又无愁无病,等闲过了今朝。
东岭西岩路暗通,有谁曾见老乾峰。云门把手虽同步,白云飞盖月含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