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残

景为春时短,愁随别夜长。
暂棋宁号隐,轻醉不成乡。
风雨曾通夕,莓苔有众芳。
落花如便去,楼上即河梁。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春天的时光总是短暂,离别的愁绪让这夜晚时光格外漫长。
暂时下几盘棋也只是聊解愁绪,不能像隐士们那般超脱,轻微的酒醉不能说是进入了醉乡。
暮春风雨日夜不停,而不堪风雨摧残的春花,也迅速凋零,全都散落在苍绿的莓苔之上。
花落了春天也将随之而去,那么这楼上就是送春归去的地方。
注释
暂棋宁号隐:用典出自《世说新语·巧艺》:“王中郎以围棋坐隐。”
轻醉不成乡:化用典故,《新唐书·王绩传》:“绩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
河梁:桥。也借指送别之地。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尽时的惋惜和不忍作别情感。伤春伤别本是唐诗的主题之一,以之寄寓一种人生的思绪,如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或对生命惆怅的一种排遣。所以这种诗中大都笼着感伤情调,这首诗也不例外。

  诗的起句告诉我们春天的日子很短。句中的景即为“影”,可解释为“日影”、“光影”。春天的日子短,也就是说春天很容易过去,美丽的春光很容易消逝,这自然而然很易引起人们一种惆怅的情怀。这一句写景,那么下一句便是抒情了。作者说“愁随别夜长”,抒发了一种伤春与离别愁绪。上句“景短”,下句“愁长”,一景一情,相与对照,正好笼括了全诗的主题。我认为全诗的诗眼正在这一联当中,即那个“愁”字,正是愁的情绪贯穿了全诗的字字句句。

  颔联的两句都有典故。“暂棋宁号隐”用典出自《世说新语·巧艺》:“王中郎以围棋坐隐。”王中郎把自己隐居在围棋之中,而诗人却不能,他说暂时下几盘棋不能称之为“坐隐”,只是聊解愁绪罢了,而终究不能像隐士们那样超脱,“轻醉不成乡”是亦化用典故,《新唐书·王绩传》:“绩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但诗人也不能像王绩那样完全沉入醉乡之中,他说:轻微的酒醉不能说是进入了“醉乡”,正表现了他难以完全摆脱的不宁心绪。

  颈联是纯粹的写景,也正承首联而来,具体地展示了春残的狼藉景象。“风雨曾通夕,莓苔有众芳”,意即暮春风雨曾通宵达旦,而春花不堪风雨的摧残,凋零也就更快,全都散落在苍绿的莓苔之上。因春短而生愁绪的诗人面对这狼藉残红,痛惜花飞花谢,以至于彻夜难眠,心情之凝重可想而知。这两句也可称为流水对,其景物的联缀在于贯穿其中的内在逻辑,即下联的“莓苔有众芳”是因为上联的“风雨曾通夕”。

  尾联用拟人手法,是写诗人送春归去的情景。“落花如便去,楼上即河梁”,意思是花落了春天也将随之而去,那么这楼上就是送春归去的地方。末句也是用典,从苏武诗的“携手上河梁”一句变化而来。苏武在河梁送别友人,诗人在楼上送别春光,其地不同,而那种强烈的惜别之情却是一样真挚、深沉。所以,“愁”仍是诗人的主要情怀,“愁”字仍为全诗的主线。

  我们可以来为此诗结构一幅意象画:在暮春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坐在小楼烛影中,桌上摆着围棋的残局,杯里还有剩酒,以醉遣愁的诗人想象风雨中众芳零落的形状,在心中默默挥手与春作别。

  全诗感情细腻,体物深刻,用典颇多,风格正可用纤巧两字概括,从中可看出诗人诗学温李的痕迹,只不过他的文字比较朴素显豁,而李商隐却要隐晦深沉得多。由于李的才力高于唐,所以唐诗远比不上李诗的韵味和文采。《蔡宽夫诗》批评唐彦谦诗“格力卑弱,仅与罗隐相先后”,甚为得当。

  《石林诗话》云:“杨大年、刘子仪喜唱彦谦诗,以其用事精巧,对偶清切。黄鲁直诗体虽不类,然不以杨、刘为过也。”杨大年、刘子仪皆为“西昆”诗人,诗重李商隐,也喜唐彦谦的“用事精巧,对偶清切”,而且黄庭坚也承认这一优点。这可以看出诗人在艺术形式上对近体诗的完善。这首五言律在对仗、用事及遣词造句上确实极为认真。诗中前三联皆为很工整的对句,可谓“对偶清切”;诗中还有“棋隐”、“醉乡”、“河梁”三处用典,而且不着痕迹,也可谓“用事精巧”了。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猜你喜欢
水鸟山禽虽异名,天工各与双翅翎。雏巢吞啄即一例,
游处高卑殊不停。则有觜铍吞戟劲立直视者,
击搏挽裂图膻腥。如此等色恣豪横,耸身往往凌青冥。
为人罗绊取材力,韦鞲彩绶悬金铃。三驱不以鸟捕鸟,
矢下先得闻诸经。超然可继义勇后,恰似有志行天刑。
鸥闲鹤散两自遂,意思不受人丁宁。今朝棹倚寒江汀,
舂鉏翡翠参。孤翘侧睨瞥灭没,未是即肯驯檐楹。
妇女衣襟便佞舌,始得金笼日提挈。精神卓荦背人飞,
冷抱蒹葭宿烟月。我与时情大乖剌,只是江禽有毛发。
殷勤谢汝莫相猜,归来长短同群活。
黄阁开帏幄,丹墀拜冕旒。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愁。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
语别在中夜,登车离故乡。曙钟寒出岳,残月迥凝霜。
风柳条多折,沙云气尽黄。行逢海西雁,零落不成行。
江海渺千里,飘荡叹流年。等闲匹马相过,乘兴却翛然。十载悲欢如梦,抚掌惊呼相语,往事尽飞烟。此会真难偶,此醉且留连。
酒方半,谁轻使,动离弦。我歌未阕公去,明日复山川。空有高城危槛,缥缈当筵清唱,余响落尊前。细雨黄花后,飞雁点遥天。

地种精华总是无,无中和会一神珠。前缘谁是传衣子,水月如心可上图。

百年兮一炊黍,万幻兮一浮沤。
吾不知兮此身,骑鲸兮醉游。
云坛共上百神清,碧坞红霞相照明。
幽草欲迷丹井处,乱峰依旧白云生。
亭亭翠纛高杉矗,险险狂雷落石轰。
待得九霄鸾鹤驭,玉书应改地仙名。

石流何湔湔,湟潦增其波。天阴日勿晚,旷野悲风多。

严霜下乔木,零雨泫柔柯。萧条我行野,伤心悲如何。

中道失嘉耦,送此山之阿。凛凛岁方宴,谁与同啸歌。

加看彼鸟雀,各自安其窠。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
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
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
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
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
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
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

挥手红尘入翠微,相逢岐路两依依。心存海岳难留住,家在湖山及早归。

霜锷磨成须什袭,箭锋留待出重围。悬知冀北空群后,应笑驽骀未息机。

不贪燕寝日凝香,祇要归休深处藏。大火已流秋尚暑,商飙微动夜初凉。

身縻官事老不止,心著家山梦更长。颇羡浙东新使者,如今衣锦更还乡。

旧曾相识此扁舟,江黑云低对戍楼。象帝祠前秋似叶,伏波山下月如钩。

我车南,君车北,
相逢总是天涯客。拥炉谈笑一灯残,
出门风雨千山隔。

正大胸襟古怪姿,南都佳士重当时。生憎佛老添荆棘,坐笑杨朱泣路岐。

向客爱谈三代礼,在家长诵二南诗。腰金已遂平生志,尚有余情自可悲。

长安有狭斜。
金穴盛豪华。
连杯劝上马。
乱菓掷行车。
深红莲子艳。
细锦凤凰花。
那能学噀酒。
无处似栾巴。
谁把蛩吟过草堂,烨然引玉照奚囊。
喜看彪固能联笔,愧杀曹刘有短墙。
千古风骚几绝响,一壶冰雪忽增光。
客来谩寄山中稿,莫笑梅花只淡妆。

咄咄深源屡罢书,一腔心事棹歌馀。天涯对酒呼明月,泽畔行吟问古渠。

小决行藏应得尔,只言老病亦非虚。清时饶有孤臣泪,百转江流意未除。

半身犹逆旅,尘鬓拂霜花。枥寄嘶风马,棱寒绕树鸦。

残杯分岁尽,破壁缀镫斜。检点还乡梦,栖栖天一涯。

闻道西山胜,今朝始见山。
鹤鸣双剑动,宠喷紫霄寒。
人去台空古,墨灰沼未乾。
紫阳招不作,登眺共谁看。

兀坐禅堂学上乘,休辞永别对孤灯。风生灵室窗三面,月照寒床枕一肱。

欲扣齐鱼祈佛祖,偏参絮果伴山僧。况兼此地西天近,绝顶烟云覆几层。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