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钟英伟,东皇赋炳灵。蓂敷十一叶,椿茂八千龄。
汗血来西极,抟风出北溟。之无分襁褓,诗礼学趋庭。
妙质珠遗海,高材刃发硎。亟更芸阁秘,屡直琐闱青。
史笔开凡例,纶言正纬经。文昌频曳履,京兆屡空囹。
遂总台纲纪,常参国典刑。两宫隆眷遇,诸夏耸瞻听。
武略驱雷电,文锋粲斗星。乞闲辞亢满,分逸下青冥。
骑引双朱服,腰横万宝钉。明峰春矗矗,汝水暮泠泠。
散策花间径,挥犀水上亭。壶觞延墨客,灯烛按歌伶。
周衮归公旦,商岩梦武丁。久闻虚揆席,伫见返皇扃。
别数汾阳考,重镌宋父铭。巍然庙堂上,永作世仪形。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一灯明古屋,四壁乱蛩声。千里关河梦,五更风雨情。
老后圃聊便,栽蔬夹芋田。坏轳牵远井,破屋傍邻椽。
脱帽当茶灶,持劖掘笋鞭。忽来新莫逆,幸忝旧忘年。
却说渠家圃,如承帝眷惓。瓜虽非五色,蒂却领双圆。
杵向秋砧挂,旒添晓纩县。孪胎咽并纽,蜼尾鼻俱穿。
自是生成偶,非关造化偏。瘿孤羞杜预,面对俨庭坚。
未羡三眠柳,那论并萼莲。娇黄浓鬓钿,浅黑撅针绵。
花谢知谁后,藤升许孰先。客欢浮自赏,妇喜用红缠。
野鼠分行抱,墙蜗别队缘。霜时争画捲,月令特书传。
杨尹诗几首,柳州表一联。合欢光简策,内履慎周旋。
骈拇从来贱,重■自昔怜。冯他閒估校,何处定媸妍。
亭外毵毵老树斜,粉墙飞过树全遮。天涯剪綵人为日,署里含香玉作花。
同舍岁深寒自恋,试春衣在酒堪赊。相将退食无多暇,何事山阴访戴家。
青衫落拓几人知,又向山神寄所思。鸦点萧疏衔夕照,雁行飘泊各天涯。
泉鸣深涧桓伊逐,风卷灵旂柳设祠。独镇洞庭八百里,千秋砥柱障清时。
读书苦未多,据德苦未坚。凉凉取道远,骨肉愁南天。
驰驱愧濩落,西食安清便。昔训日周复,宁令本志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