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孝子行

我友有子称小凤,少岁六经熟磨砻。忘身竟以死孝传,千古人伦作桴栋。

孝子陈情救乃翁,乃翁得旨还天中。昨岁母殡值邻火,扑灭不觉麻衣红。

麻衣红,不可褫,宁死肯任母殡毁。头焦额烂肤不完,殡宫获全孝子死。

孝子曾补《两笙》诗,《南陔》《白华》有新词。居身洁白守庭训,循陔乃厄南宫离。

我闻客位之殡涂且肂,攒至西序预火备。此礼废坠千百年,致令孝子蹈炎炽。

我友哭子几丧明,邦人请旌留孝名。登危临深古所戒,成仁取义非过情。

读书要在持大节,至行煌煌如火烈。旌庐令典金石光,精神不逐劫灰灭。

(1682—1755)浙江钱塘人,字中林,号东壁。康熙五十三年举人。由内阁中书出为兴化通判。乾隆初与修《三礼》,在馆十年,详审同异,多所订正。有《仪礼章句》、《三礼疑义》、《东壁书庄集》等。
  猜你喜欢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万水千山厌问津,芭蕉林里自观身。
邻田鸡黍留熊也,风雨关河走阿秦。
鸿雁池边照双影,脊令原上忆三人。
年年献寿须欢喜,白发黄花映角巾。
渊明本嗜酒,一钱常不持。
人邀辄就饮,酩酊篮舆归。
归来步三径,索寞绕东篱。
咏句把黄菊,望门逢白衣。
欣然复坐酌,独醉卧斜晖。

此身千里一飘蓬,来值姑苏两寓公。宿草堆中思故侣,菊花樽畔剩衰翁。

各随腰膝寻山好,莫苦心脾索句工。尽醉便将孤棹远,胥江西上水浮空。

苏公屡欲传冰壶,此味能参自信吾。为语版曹朱学士,客厨争奈并锥无。

渐老绿阴天,无家怯杜鹃。
东风有今夜,芳草又明年。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
都将南浦恨,聊寄北窗眠。

无数滩皆恶,安恬独此潭。溯流心共澹,汲古味能甘。

永夜鱼龙定,空山鬼魅谈。高秋进萧䬃,行役遍东南。

翩翩高广文,寄书江东滨。道逢杨子居,于于来问津。

要津在方寸,平步干青云。

湖上朱阑倚画舟,一天凉雨汉宫秋。平桥芦荻萧萧冷,别浦鸥凫汎汎流。

雾色迷茫三苑荻,波光隐见五城楼。由来仙掌多浓露,十里芙蓉接御沟。

不争肥婢醉馀妆,甘寄墙阴作晚芳。马嵬秋风零落尽,还馀冷艳动人肠。

吴兴天圣寺,长老有余工。
种药寒云外,分泉杳霭中。
看心孤月满,照影万缘空。
我是陶元亮,常来访远公。

程日多清课,操功不厌深。看云消妄相,调鹤息机心。

故乡何日到,今夕是中秋。落落空庭月,高高客夜楼。

野烟当树暝,旅雁入云愁。遥忆诸兄弟,相欢在润州。

盗弄潢池可若何,羲轮曾返鲁阳戈。修名日懋丹心老,故垒春深白骨多。

四海苍生皆衽席,一军赤帜斩蛟鼍。至今薄海安耕凿,柱石勋名已遍歌。

山形凹凸路高低,石占云头屋占蹊。地窄栽来蔬菜少,又营小圃在桥西。

致闲在一郡,民安已三年。每怀贞士心,孙许犹差肩。
采异百代后,得之古人前。扪险路坱圠,临深闻潺湲。
上有千岁树,下飞百丈泉。清谷长雷雨,丹青凝霜烟。
遥将大壑近,暗与方壶连。白石颜色寒,老藤花叶鲜。
轩皇自兹去,乔木空依然。碧山东极海,明月高升天。
平野生竹柏,虽远地不偏。永愿酬国恩,自将布金田。
穆穆早朝人,英英丹陛贤。谁思沧洲意,方欲涉巨川。

十载京华,骑马听鸡,自怜阔疏。看春风葵麦,敷舒如此,故园桃李,憔悴知与。

要乞闲身,聊追故步,雪艇烟蓑一钓夫。君恩重,却许令便养,欲去踌躇。

竹西准拟宁居。咏不到、娉娉袅袅余。又桥边巷口,燕寻旧垒,天东海角,月上新衢。

尸素有惭,澄清无补,岂不怀归畏简书。堪时用,得卿如卿法,吾自吾庐。

旧业留芳径,閒云度远岑。溪桥回首处,应悔出山深。

山入蓬莱别有春,婺星焕彩助精神。乌衣开第门楣旧,鸿渐占爻羽翰新。

兰桂吐芬佳士坐,乔松齐寿列仙身。自惭再世渊源印,未若真传得马伸。

留得尚书旧简编,朝暾夕照读颓然。有时得意尝沽酒,燕麦花香一榻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