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十计小象

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
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赏析

  清朝诗人作诗尤爱用典,这首也是如此。

  首联前一句用“虎头食肉”之典,古人认为虎头这种相貌特征是荣华富贵之相,这里诗人说自己虽有虎头之相,但无富贵之命。“书剑”代指学业事业,海天之秋,则是一幅凄凉之况,三十年依旧一事无成。

  颔联又用了两个典故。前一句的黄祖,是三国时期的江夏太守,那时候人们都看重名士,一般不会杀有名气的读书人,但黄祖却把名士祢衡给杀了。所以诗人的意思是说自己没有遇到这样粗暴的武夫,或许其中也有自比名士的意义。

  后一句则是很明显自比马周了,马周十分受唐太宗李世民赏识,有“四请马周”的美谈,当然是李世民派人去的。马周入朝之后,节节高升,官至中书令、太子右庶子,代理礼部尚书,不过早年他却非常窘迫,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颈联则是直抒胸臆,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命中注定不能封侯拜相。这里也用到了一个典故,汉代李广百战而不能封侯,恨道:岂吾相不当侯邪?难道我这个相貌天生不能封侯吗?言外之意是自己已经有了封侯的功绩,但没有封侯的结果,这是外界因素,而不是自身因素。

  尾联则是想起自己少年曾立下的大志,上文已经释义。整首诗就是一首典型怀才不遇的情感,是作者落榜之后的愤懑,诗人也是在光绪十二年中的进士,已经近三十岁了。

创作背景

  吴庆坻是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写这首诗的时候30岁,当时还没中进士,所以诗中有一些怀才不遇的牢骚。他后来做过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官职不低。他在湖南提学使任上,曾到日本考察,在湖南办了学堂。《湖南通志》中对这位杭州的官员非常感激

  辛亥革命后,吴庆坻搬家到上海,与樊增祥、沈增植等大家交游。两年后,与沈增植等受邀请编纂《浙江通志》,才回到了杭州老家。1924年,在杭州居学官巷病逝,终年77岁。

吴庆坻,字子修,钱塘人。光绪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湖南提学使。有《补松庐诗录》。
  猜你喜欢
难得今朝风日好,春光佳思平分。虽然公子暗招魂。其如抬眼看,都是旧时痕。
酒到强寻欢日路,坐来谁为温存。落花流水不堪论。何时弦上意,重为拂桐孙。
青奴元不解梳妆,合在禅斋梦蝶床。
公自有人同枕箪,肌肤冰雪助清凉。
选胜避炎郁,林泉清可佳。
拂琴惊水鸟,代麈折山花。
就简刻筠粉,浮瓯烹露芽。
归鞍微带雨,不惜角巾斜。
朋好翩翩去,君今伤此行。
春风一杯酒,旧雨十年情。
循吏平生志,神仙薄幸名。
海隅氛正恶,看法斫长鲸。
曾近沧溟看飓风,波涛有尽海无穷。
四年陈迹今何在,坐对湘云豁晚空。

精庐新卜蓼花洲,隐几萧然已觉秋。坞西有客期未至,日暮临流看白鸥。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早欲投闲林下坐,苦无度牒与袈裟。
在家偿若谢灵运,薄酒须知也胜茶。
野花香细绿阴成,风着征衫暑尚轻。
流水有声如学语,乱山无数不知我。
柘林叶尽蚕初熟,麦陇人行雉不惊。
少驻篮舆聊问俗,儿童亦说长官清。

玉垒称津润,金谷咏芳菲。讵匹龙楼下,素蕊映华扉。

杂雨疑霰落,因风似蝶飞。岂不怜飘坠,愿入九重闱。

少年头角记崚嶒,王后卢前世并称。长阪霜蹄千里骏,层霄风翮九秋鹰。

江湖垂老悲寥落,樽酒平生几友朋。岁暮相依吾与汝,苍苍古木附寒藤。

太白当年夜郎谪,一樽聊与故人留。南湖乞得郎官号,从此名传五百秋。

识尽人间甘苦。不如归去。先来孤馆客愁多,更倾下、连宵雨。尽日登山绕树。禄非尺素。竹鸡啼了杜鹃啼,甚都在、人愁处。

缺月挂在城南村,百花黯惨无精魂。开眼东阑黯枝雪,清光回昼寒灯昏。

牵衣昨夜走相觅,风物虽好非吾园。盘龙小椀破春梦,主人颜色如花温。

归来展转久不寐,缟衣月淡扶桑暾。今宵又作省中宿,相思复欲来呼门。

露华飕飕鬓脚冷,主人不出花无言。明当扫拂花下石,我欲往置双清尊。

一心甘亩亩,念载卧茅庐。不计动名晚,何知岁月除。

更深滋露冷,月朗逼星疏。头白明镫里,优游尚著书。

二千年前旧公案,今日拈来重剖判。
任是铁眼与铜晴,也须更入红炉煅。

客里挑镫正苦吟,无端天外寄愁心。霜横北地秋先老,月满南楼夜已深。

远戍几时吹画角,孤村镇日响清砧。未知爪迹留何处,雪后沙边细细寻。

可见无人境,门前与世分。
钟声停半壑,水面湛孤云。
宿火灰中陷,邻舂雨外勤。
豫章二百里,消息不相闻。

山出虹饮涧,波僵雪到门。不随牛女断,长得卧张骞。

茅山听雨结茅茨,意恐红尘惹鬓丝。步鹤紫苔春满径,鸣蛙绿水夜平池。

粳稌已足菑畬愿,衣线能忘簠簋思。綵袖鱼轩今已矣,黄冠野服总相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