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合诸侯于扈,平宋也。
于是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八月,寡君又往朝。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敝邑有亡,无以加焉。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文公二年,朝于齐;四年,为齐侵蔡,亦获成于楚。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有罪也?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
晋巩朔行成于郑,赵穿、公婿池为质焉。
地迩人犹遐,形分神无障。宿昔恺敦情,伊我同微尚。
杯酒数晨夕,倾沥一披向。不孤应有邻,进取思直上。
世网岂能羁,俗情何足量。乐兹气谊真,乃知宇宙旷。
时平欣道泰,官閒密交况。胡然岐路悲,惊闻阳关唱。
探怀共唏嘘,索居独惆怅。野分使星临,云飞游子望。
君行春卉萋,我来秋涛壮。栖栖欲倦游,岁月不相让。
暂息尘嚣驰,聊获形骸放。秋意适歌啸,江光随莽浪。
溯流淮海间,薄停归帆舫。伊人水之湄,跂予河犹广。
蒙密启夕氲,怛忉劳远将。展志驰往篇,缄心询近状。
玄素有同昭,孤抗难独偿。词竟巳缅衷,魂梦为俱往。
令节穷愁里。念先人、生儿不孝,他乡留滞。风雪打窗寒彻骨,冰结秦淮之水。
自昨岁、移居住此。三十诸生成底用,赚虚名、浪说攻经史。
捧卮酒,泪痕滓。
家声科第从来美。叹颠狂、齐竽难合,胡琴空碎。数亩田园生计好,又把膏腴轻弃。
应愧煞、谷贻孙子。倘博将来椎牛祭,总难酬、罔极恩深矣。
也略解,此时耻。
白日去鼎鼎,青鬓换华颠。政绩无可纪,素餐年复年。
君恩许放归,山足尚轻便。布衣款戟门,重申旧缠绵。
愿公崇令德,报国仗大贤。
康熙二十三年冬,翠华拂天来江东。时巡钜典废已久,郡国始识虞周风。
圣明御宇忧赤典,疾苦历历彻九重。岂惟顿递罢骚绎,耕敛在目常忡忡。
三吴一隅傍湖海,水潦间岁惊尧洚。涂泥厥土赋下上,其后百倍于域中。
哀此泽国凋疲地,征求旁午烦大农。上供强半竭脑髓,督责返谓财赋充。
是时持节有汤父,入告实与皇心同。度支经费关军国,不得骤免租调庸。
丁卯建丑月初吉,恩纶浩荡颁紫宫。科徭累累许现放,白骨起肉流膏洪。
欢声如雷喜气遍,吾皇犹欲哀其穷。常闻五载乃一狩,盛世盛事忽两逢。
銮舆初入淮南境,蔀屋早已回宸聪。非常之泽古难再,至今独叹吴民蒙。
旧逋新欠悉湔洗,覆冒直比天穹崇。尚憾汤父死未睹,喜极下泪双眼红。
贱臣手捧黄纸诏,有口愿祝齐华封。矢诗岂敢备国雅,讴歌田野随儿童。
亚之平水久驰名,壮岁题桥慕长卿。厌世德风如偃草,惊人诗价比连城。
功名未立不为慊,仁义能行亦足荣。此理幽微人不识,莫言儒道拙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