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汴上相逢舣画桡,清愁万斛若冰消。弟兄直谅推三友,父子公忠擅四朝。
对镜如如直般若,开谈句句尽参寥。要知往事多虚幻,看取钱塘八月潮。
八法曾传燕尾波,老来渐负北山萝。空存匪石心难转,何处悬厓字可磨。
劣迹未堪鹅子换,新诗将付雪儿歌。归舟异日池塘梦,唱和终知别后多。
白日出复没,胡独劳我生。所务在卒岁,朝夕强营营。
当春治农器,土脉亦殚盈。薄言萟黍稷,庶以观其成。
凉风一披拂,场圃如坁京。冻户犹亩首,康衢或歌声。
于兹尚不给,野有菜色氓。毋宁拾橡栗,起视床头瓶。
前度题诗重拂尘,泉迎熟客喜津津。主人不负当年约,为把殊庭总一新。
上清宝箓乞长生,弓剑谁攀五国城。一诏轮台终自悔,至今人颂武皇明。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诗句名通。凭将草木记吴风。继取相如云梦。
点笔袖沾醉墨,谤花面有惭红。知君却是为情秾。怕见此花撩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