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秋风已如此,游子复何为。蕉鹿空形役,莼鲈绕梦思。
凉天新雁过,旅思白鸥知。雪色松江鲙,银光笠泽丝。
人生归去好,乡味寄来迟。尚觉姜难致,令人忆左慈。
雨濯吴妆腻,风催蜀锦裁。自嫌生较晚,不得聘寒梅。
吁嗟烈兮佳人,知义兮不知有身。手持喉兮再割,血洒地兮纷纷。
血洒地兮纷纷,夜有光兮非青燐。鬼伯抱持兮叩天阍。
人之坠矣,泉之匮矣。瞻言跂兮,众之喟兮。
绮川才子才庸峭,素色成文似泖绫。待诏归来金马客,题诗寄去碧桃僧。
画眉谁问张京兆,多病深怜马茂陵。昨夜西堂安梦好,惠连春思又新增。
君家好乔木,远影郁婆娑。桂树青霄上,桃花骇浪多。
高峰回日月,大地涌星河。近阅篁墩谱,燕山岂啻过。
一轮明月照长安,万斛珠玑镜里看。莫道我家无好处,一帘清气满阑干。
长养方盆内,蛇跤小结盘。谁于妍暖日,长作岁寒看。
皎月待门门不开,云房隙火照疏梅。杖声时共霜花落,莫认高松子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