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王乔家世神仙,华颜那藉丹砂驻。飘然鹤发,翛然鸠杖,临风挥麈。
恰值新晴,算来秋到,十分浓处。看历城云物,㟙湖烟水,偏潇洒,真容与。
况有僧弥法护。映庭阶、琪花珠树。七叶貂蝉,一门鸾凤,两行鹓鹭。
最感深知,綵丝欲绣,黄金堪铸。羡炉香亲染,紫泥遥捧,作斑斓舞。
广内施重闼,承明敞直庐。上清通帝所,方丈拟仙居。
汉后前釐席,淮王重报书。时宗登贾马,暮召得严徐。
玉至光秦玺,珠来照魏车。高文参正始,密旨奉权舆。
王泽宣从綍,天香对满裾。论思皆药石,咳唾亦琼琚。
弱水沧波在,然山老墨馀。睿篇朱雁刻,宸翰白龙摅。
宝肆还容砾,珍林误植樗。匪躬无謇謇,每食有渠渠。
寒日分宵直,繁云向岁除。九门催钥下,三殿警签初。
北斗低层掖,明河拂太虚。求衣钦德盛,襆被省才疏。
多病长思越,知非晚学蘧。烟霄叨步武,江海隔樵渔。
榆性诚为钝,葵心但欲舒。日祈同舍进,跻俗到华胥。
六月既望后,二竖忽来侵。日神游房栊,夜鬼窥窗棂。
疾来如水火,势急空刀针。饥饱俱不知,魂魄将归阴。
儿女绕床泣,亲邻亦惊心。岂愿重生世,一息延至今。
所望儿成立,不妨衰病临。
群崖力弄险,挤天作曲尺。树从开辟青,石积混沌白。
一溪中荡齧,闻声俯来黑。孤云带去鸟,飞避不留迹。
白日落其内,炎天起寒色。阴沈疑鬼宫,宛转入暗壁。
来者自天降,当顶踏我帻。两心各成惊,熟视始定魄。
盘盘逶地缝,忽出井口窄。觅路者谁子,此眼真有力。
是邦平播前,恍惚难尽识。一朝会平荡,茶盐得通易。
山川终古来,恐究沦异域。
写鸟能生动,描花吐艳姿。深闺纤指露清奇。不数黄荃崔白画家师。
倦倚红红笔,愁凝小小眉。莫教风雨妒胭脂。留待双双富贵白头时。
我爱会稽杨使君,洞庭秋月约平分。时时吹笛中流去,卧看苕山如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