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秀发(一一六一~一二三○),南宋官吏。字茂叔,学者称南坡先生,金华(今属浙江)人。师事吕祖谦、唐仲友。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授福州长溪簿。历庆元府教授,知政和县、休宁县、扬子县。理家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知高邮军。三年卒,年七十。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渎冒威尊,惶恐无已。愈再拜。
萧洒桐庐郡,千家起画楼。相呼采莲去,笑上木兰舟。
浅浅轻车稳便休,何须高盖与华辀。短辕不作王丞相,下泽聊为马少游。
少年诵公诗,讽咏忘日夕。晚为湖外游,适有耒阳役。
仙人梅子真,邀我连辔策。苍山环古城,幽路转石壁。
丛祠隐木末,古冢累道侧。衣冠尚唐制,金石存古刻。
缅怀天宝年,纲纪丝棼剧。肃代虽中兴,安史互攘贼。
风云暗宇宙,蛇豕莽区域。生灵困鱼烂,廊庙鄙肉食。
崎岖兵戎閒,公亦屡颠踣。时危孰与持,忠愤气弥激。
烱烱心怀丹,萧萧发垂白。兴来谩吟哦,赋罢还叹息。
区区杞人忧,此意谁复测。至今杜陵编,义与风雅敌。
人亡遗像在,庙古炉香寂。庭花日日红,阶草年年碧。
公身不可见,公心犹可识。惟馀耒阳流,与君共无极。
朱夏困蒸郁,城市多淫哇。閒招啸云侣,来食山中霞。
山中有何好?泉石端可嘉。清溜接笕筒,火种怜菑畬。
枯松偃涧壑,赤日流丹砂。茂林无珍禽,眢井空欢蛙。
桃笙寄惫懑,菊枕便昏花。烦襟顿消释,密荫争交加。
羲皇有神交,蘧庐等仙家。久坐令人健,微吟到日斜。
浮云沧海狗,歧路常山蛇。祥飙偶披拂,哀音馀掺挝。
山深民多醇,邻酒亦易赊。去去下岩扃,归途暝栖鸦。
拆破贫儿衣上缕。梦里分明,醒是瞢腾语。门外天涯千里路。
到来莫作家乡住。
嚼碎云门玄妙句。空也噇空,饥也知饥处。谁见法身和露柱。
无星称上分釐觑。
何年巧斫龙门路,侧身石缝迷窘步。分明从此隔人间,梯空仄磴穿云雾。
探奇仿佛达天都,松花飘落来虚无。银房石室隐崖谷,山茶活火然僧炉。
白云冉冉自来去,半岭钟传泉落处。鲜葩错杂吐幽香,梵宇凌空接仙驭。
披襟直上最高巅,下瞰万笏浮春烟。湖光浩渺望不极,琉璃倒映丹霞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