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言怀寄沈彬侍郎

故园梨岭下,归路接天涯。生作长安草,胜为边地花。
雁南飞不到,书北寄来赊。堪羡神仙客,青云早致家。
岭南(今五岭以南地区)人。诗僧。居长安。与沈彬同时,约唐末至五代前期在世。长于五律。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七七。《全唐诗》存诗4首。
  猜你喜欢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平明独惆怅,飞尽一庭梅。
随牒忽离南北巷,解巾都吏有清风。
巴城锁印六联静,尽日闲谣廨署中。
桐江波渐滑,霁色午方开。
香火严兰若,烟霞老钓台。
崖高微径险,水转万山回。
欲访先生裔,相从买一杯。

碧合小桥东。渔棹仍通。前身柳絮太无踪。自是今生稍可可,不逐飞蓬。

天上美人虹。生日偏同。莫将漂泊怨天公。菱蔓一绳牢绾定,枯死西风。

秋蝇冻欲死,就暖来依人。驱之去复集,恋恋如相亲。

蝇痴我亦痴,痴语颇自真。男儿方寸中,要留天地春。

解网出穷乌,贷水苏枯鳞。西风昨夜起,吹面面欲皴。

可怜穷乡子,敝衣若县鹑。寒衾夜无絮,冷突朝有尘。

书生念及此,双眉为之颦。不能庇一物,愧此七尺身。

尔蝇独何为,依我不知贫。虫寒号益急,雀冻飞益驯。

斯意绝可念,拔剑奚为瞋。独念平生意,岂止区区仁。

奈何困贫贱,有志无由伸。寒仅足尔庇,热亦将人因。

作诗寄吾感,蛩语同悲辛。

君王十二闲,一一登权奇。饱之青玉刍,络以黄金羁。

南宫旧冀北,杂遝追风姿。骕骦固神物,岂病孙阳嗤。

如闻有桂约,暗满秋风枝。

四十年前早识翁,铁门帘下挹清风。章缝把结投衙去,昨日高谈是梦中。

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教饮者留名。万花丛里酒如渑。池台仍旧贯,歌管有新声。
欲识醉乡真乐地,全胜方丈蓬瀛。是非荣辱不关情。百杯须痛饮,一枕拚春酲。

多谢天公著意栽,不教妆点艳亭台。无人剪折无人赏,赢得年年自在开。

彩胜耀朝日,欢言立新春。
朝阳披宿霭,颇觉天地温。
蔬盘簇细甲,相劝御芳辛。
谁云冰霜底,微绿还陈根。
我居双老槐,对耸苍龙鳞。
岁穷益惨淡,何以慰老人。

延陵采地荒榛棘,延陵遗庙成瓦砾。延陵野老归吊古,独立斜阳长太息。

尘埃野马纷满眼,城郭人民总非昔。共惟泰伯吴鼻祖,三让高风冠千古。

周衰列国俱战争,卓尔云仍踵遐武。去国躬耕江上田,曰附子臧非浪语。

天伦义重情所钟,屹立狂澜见孤柱,此义孰可比采薇?

西山孤竹子,此情知者谁,获麟老笔十字碑。德音寥寥二千载,陵谷几番经变改。

江南近代淫祠多,梁公不作可奈何。于乎祠堂之毁还可屋,礼让风衰较难复。

汉家兄弟歌布粟,唐家兄弟相屠戮。何当大化一转毂,于变浇漓作醇俗,九州八荒春穆穆。

泰伯延陵断弦续,芳也未死当刮目。

风尘正澒洞,畿甸况空虚。白挺交衢乱,红镫闪月疏。

土沙卿相血,豺虎帝王居。重我鸰原痛,张图问野渔。

我从江南来,遍地是青草。自从渡淮黄,平沙白浩浩。

天时异燠寒,风日顿酷燥。河干或通车,平地转积潦。

行来未十日,面目渐枯槁。纵无思乡心,未免亦懊恼。

仆夫言告我,明日进山道。闻言已色喜,蓐食复申祷。

车行虽甚劳,山色却颇好。坡坨屡登陟,林峦互回抱。

龟蒙与凫绎,所在不及考。儒生好附会,故纸屡探讨。

我才本空疏,未敢便倾倒。但见青螺峰,一一列瑶岛。

烟村数十家,处处植梨枣。山中洵可乐,反恐出山早。

山斋西向蜀江濆,四载安居复有群。风雁势高安可见,
雪猿声苦不堪闻。新诗写出难胜宝,破衲披行却类云。
每喜溯流宾客说,元瑜刀笔润雄军。

满径烟云,一天暝色。含愁独傍湖山立。也应有泪洒风前,湘江旧恨空陈迹。

翠袖寒生,苔阴露湿。阑干几曲玲珑碧。疏枝倚遍总无言,此时心绪无人识。

拾翠亭前水满,郎官湖上春回。仪龙新碾试琼杯。更觉春江有味。
拄杖行穿翠筱,吹花醉绕江梅。故园心事老相催。此意陶潜能会。

帘子秋风起,宵焚百和香。与人同不睡,先我独惊凉。

积架书谁问,横腰剑可藏。梦中好山水,披发弄青苍。

杜宇啼残一夜风,棠梨犹剪嫁衣红。曾于帘内匆匆见,却向溪边草草逢。

山静悄,月朦胧,青燐数点蜡灯同。从今落尽铅华色,天女鸠荼总是空。

重关复岭削天开,丞相曾经启辟来。万里车书通绝域,千秋祠庙倚高台。

云封鸟道从天下,风响松涛尽日哀。文献未亡丰度在,令人临眺重徘徊。

处士庐幽信步寻,修篁乔木接繁阴。一弓村径藏閒地,九夏秋声入茂林。

树外近山随坞合,花开细水到池深。人生早作丘园计,回首辋川成古今。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