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房听雨

古寺松轩雨声别,寒窗听久诗魔发。
记得年前在赤城,石楼梦觉三更雪。

  卢士衡(?~?),字号不详,疑为江南人。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丁亥科黄仁颖榜进士第三人(即探花)。卢士衡曾游天台、钟陵。在《全唐诗》中有卢士衡诗七首。其中有《寄天台道友》:“曾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另有《灵溪老松歌》、《游灵溪观》、《花落》、《钟陵铁柱》、《僧房听雨》、《题牡丹》。寄情花草山水之间。据记载有“集一卷,今不传”。另有卢士衡诗二首补遗。分别为《松》和《再游紫阳洞重题小松》。?著有《卢士衡集》一卷。

  猜你喜欢
山蛰惊尘已发声,移花移竹正忙生。
相成老子一春事,只费天公几日晴。
何以消忧惟酒可,无能为役以诗鸣。
身其隐矣名安用,寄语诸贤月旦评。
汝在何乡何姓名,路途凡百爱惺惺。
衣裳脱着勤收管,饮食烹炰贵洁馨。
每遇歇时寻竹所,须教宿处近旗亭。
吾家僮约无多事,办取小心供使令。
打硬工夫搆得深,谁知水底有蓬尘。
放开一线路头活,落赚几多明眼人。
晴窗冉冉飞尘喜,寒砚微微暖气神。
唤醒东吴天外梦,化为南越海边春。

湖平风稳送归航,望隔严滩七里长。更上高峰尽高处,黄花新酒醉重阳。

乌鹊栖我庭,将旦辄散去。此岂厌所栖,亦以饮啄故。

一饥能驱人,扰扰无晨暮。不然亦已矣,岂乐尘土污。

我有茆三间,自少鲜外慕。力耕自足食,鸡豚亦可具。

晚虽误收召,疾走如脱兔。六年枫林下,不知岁月度。

残骸幸强健,沽酒遍山步。醉归每自笑,不负此芒屦。

平生爱方外,虽老冀有遇。秋风送片帆,更上剡溪路。

万里携家出塞行,男婚女嫁总边城。多年无复还乡梦,官府犹题旧里名。

与君兄弟夙相依,洛下今年遇陆机。天末《四愁》思莫致,秋来《九辨》送将归。

行穷南汶山初见,吟到澄江叶尽飞。若把迷方语乡里,更怜心事卜居违。

月下冻痕生绿井,隔林霜片飞无影。
树枝风息转迎寒,愁人如鸟栖未安。
夜短夜长应独觉,荧荧残烛呜呜角。

羁旅嗟无友,佯狂汉水阴。相逢幸倾盖,送别怅分襟。

之子虽吏隐,高名何陆沈。蛟龙蟠学海,风雨润词林。

寡和尝歌郢,传经雅属参。丈人今谕蜀,干誉尔劳心。

接淅予征远,看云反顾深。旅怀兼去住,秋色怆登临。

信有江山助,宜无雾露侵。相思见逸唱,清绝响寒砧。

击节时孤笑,开樽忆共斟。岁华几向晚,客恨孰能禁。

城阙愁回首,诗人诲嗣音。曾非青玉案,为愧洛生吟。

奉诏还将母,南归乐未涯。日明吴苑树,风引邵陵槎。

万里遥瞻阙,三湘近接家。望滩怀孔雀,临洞识桃花。

寿祝青山永,书传碧海遐。赵张前史艳,曾闵后人誇。

去值桑蚕老,迎看竹马斜。却怜春别苦,飞絮满江沙。

小楼欲下怕泥行,春半曾无十日晴。老眼看花如隔雾,只消卧听卖花声。

新月本可人,况是春雨后。迅雷豁蒙心,清辉林间透。

钟罢人寂然,恰可经行候。徐步过东廊,者谁领趣否。

二妙喜相迎,此喜良非苟。聚首古道场,论心脱尘垢。

既作狮子儿,便应大哮吼。

宜远楼前春可怜,数峰依约乱流边。若为倚剑崆峒外,回望齐州九点烟。

居士元无病,方丈现有疾。唯忧二乘者,缘事不得出。

所以诃秽食,纯说波罗蜜。上方一盂饭,气满于七日。

不假日月光,心王照斯室。文殊问不二,忘言功自毕。

过去即如然,现在还同一。若能达此理,无求总成佛。

水浸泥弹丸,思量无道理。浮沤梦幻身,百年能几几。

不解细思惟,将言长不死。诛剥垒千金,留将与妻子。

蔓草盈中庭,荒秽不遑理。晨兴课老妪,辟径携耒耜,蕴除绝其根,萌蘖庶可止。

隙地颇有馀,众芳惜已萎。园蔬随意栽,御冬谋蓄旨。

翠甲喜渐肥,黄芽美无比。霜严能耐冷,雨过净如洗。

亦有岁寒心,青青常不改。地僻无珍羞,官贫少俸米。

佐我菽水欢,足以充簠簋。朱门餍粱肉,沟壑多冻馁。

山陕犹用兵,茌苻苦难已。空留诸葛名,莫有奇人起。

浮生丧乱馀,一饱亦已矣。国计难与谋,世事何足齿。

抚兹学圃心,贤者亦乐此。毋辞灌溉劳,抱瓮时汲水。

聊当秋花看,一碧亦堪喜。骚客去已遥,凭谁艺兰芷。

掷剑挥空不住空,空轮无迹剑无锋。
无锋无迹凭谁会,会得金沙堕眼中。
空庭月白树阴多,崖石巉岩似钵罗。
莫取琉璃笼眼界,举头争忍见山河。

偶访临川处士家,钟山不受片云遮。林花色夺宫墙粉,松叶香分石鼎茶。

心比彦伦须自爱,学如康节厌人誇。何妨共醉重阴下,乌帽萧萧鬓脚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