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士衡(?~?),字号不详,疑为江南人。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丁亥科黄仁颖榜进士第三人(即探花)。卢士衡曾游天台、钟陵。在《全唐诗》中有卢士衡诗七首。其中有《寄天台道友》:“曾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另有《灵溪老松歌》、《游灵溪观》、《花落》、《钟陵铁柱》、《僧房听雨》、《题牡丹》。寄情花草山水之间。据记载有“集一卷,今不传”。另有卢士衡诗二首补遗。分别为《松》和《再游紫阳洞重题小松》。?著有《卢士衡集》一卷。
轻舟夜剪秋江,西风鳞甲生江面。瓦官阁下,方山亭外,惊涛雪片。
一带蒋州,千寻铁锁,等閒烧断。只波间皓月,流光欲下,旧曾照,金陵县。
何处回帆挝鼓,更玉笛、数声哀怨。回思旧事,永嘉南渡,流人何限。
如此江山,几人怜惜,斜阳断岸。正江南烟水,濛濛飞尽,楚天新雁。
北去楼船向紫垣,长途芳草日开樽。汉庭秋问仙人掌,方朔才高金马门。
群盗兵戈无上策,苍生憔悴满中原。安危将相须公等,宵旱于今独至尊。
渡海就寂寞,于人吾何尤。索居亦已久,岂免怀朋俦。
岛中波舂天,惟见日月浮。平生气难冷,有如鸟被囚。
解衣浴汤泉,脱履登山楼。定知我非病,孰解中何忧。
据尊天茫茫,欲醉独无由。看人好怀抱,狂婢自绸缪。
振衣去不顾,一笑谁能留?
輶车戒晨发,循此东南域。握手立斯须,徘徊意安极。
念子有幽思,别言心如织。昔为同生兰,今为特飞翼。
人生易悲乐,良晤昔所恤。黄尘暗清渭,对飧安可食。
嗟嗟君子心,遐眺在燕北。
自笑饥寒杜拾遗,蹇驴破帽傍人庐。老来亦愿栖岩屋,乱后何能校石渠。
落日人惟悲鼓角,荒郊谁解把犁锄。荆妻稚子频相扰,刻骨铭心甚日除。
西山寒色侵窗棂,觑眼浩浩重关扃。并载耸肩冲冻出,尖叉冷峭谁当听。
旧题年月暗尘壁,劫后好事如晨星。昨者旌旆照原隰,珠襦玉匣藏神灵。
彤帷雨泪洒阳燠,光景似塞衔悲人。痛定伛偻拨灰话,过市对酌倾空瓶。
二客后至赴盛集,遥想宣劝杯无停。禁体号令严白战,主人拥被君当醒。
当时入地报分寸,关心丰歉烦明廷。梦寐恍惚那忍说,瑞应屏绝还讲经。
高寒天上试回望,玉戏切莫忘江亭。侔色揣称隔梅讯,故乡花事谈伶俜。
不信连宵,江枫叶叶,染来都媚。芳华换眼,做冷装晴天气。
俏无人、三更四更,碧空洗刷青如水。借小窗月色,高檐风影,画成寒意。
此际。浑难睡。想茅店板桥,定催人起。凄凄向晓,最惹乌啼心事。
耐初曦、楼阴未销,玉阶瑶瓦添憔悴。怕萧疏、鬓影撩他,点入菱花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