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 其四

生时犹不偶,况乃委山丘。魂魄已长往,妻孥尚滞留。

敢令呼冻馁,何以绍箕裘。试上高原望,灵风瑟瑟愁。

(1833—1902)清江苏金匮人,字若汀。精研数学,深明格致。同治初,上海创立江南机器制造局,多所赞划。在翻译馆译算学、地质等书籍凡十二种。先后主讲上海格致书院、湖北自强学堂、两湖书院及无锡俟实学堂,造就数学人才甚众。又与徐寿制造黄鹄号轮船,为中国自造轮船之始。有《行素轩算学》、《行素轩文存、诗存》。译有《代数术》、《微积溯源》、《三角数理》、《合数术》、《决疑数学》等。
  猜你喜欢
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
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密片无声急复迟,纷纷犹胜落花时。
从容不觉藏苔径,宛转偏宜傍柳丝。
透室虚明非月照,满空回散是风吹。
高人坐卧才方逸,援笔应成六出词。
高歌每忆故山薇,笑掷青衫换彩衣。
竟为苍生安石起,本来男子次君归。
脱冠弭棹兴非浅,戴笠乘车誓莫违。
明日渡江聊赠别,武昌官柳尚依依。

车马东城路,芬芳数里尘。风光不相待,愁杀未游人。

明王敦孝感,宝殿秀灵芝。色带朝阳净,光涵雨露滋。

且标宣德重,更引国恩施。圣祚今无限,微臣乐未移。

天寒岁暮漫神伤,天地心终复见阳。留得梅花风格在,空山洒墨作寒香。

男儿自言彊,出门思故乡。陇水流离下,泪落铁裲裆。

帘额绿尘吹皱。花落春如人瘦。无绪理湘弦,睡起水沈沾袖。

僝僽。僝僽。风打小窗梅豆。

太华峰头夜半过,铁船摇荡玉池波。
山精窃候希夷睡,偷采池中十丈荷。

历遍情场滟滪滩,近来心性耐波澜。引将妒女镇訾裂,博得欢娘笑齿寒。

心断猜嫌从客谤,貌无评泊恣人看。东邻一任持郎去,欢处如侬定不欢。

自从仞得无边界,宇宙方知狭陋生。
时节短于羊胛熟,广轮才似一牛鸣。

接龙桥畔相江澳,江迎路转幽人屋。屋边百万青琅玕,潭水潇潇九月寒。

别业流杯近东麓,曳裾王门归濯足。晚年得子子能书,万事已足况其馀。

闻说古希开寿筵,因风寄赋南山篇。

人间逄七月,大火向西流。民事终嫌晚,天时始应秋。

三星低北户,万象拱南州。箕尾同成纬,珠玑异缀旒。

金波分穆穆,银汉与悠悠。类烛辉瑶席,疑萤度玉楼。

色连朱阁迥,光动翠帘幽。栗烈将催候,晶荧故眩眸。

气随霜露变,事逐岁年遒。布帛堪为褐,狐狸可制裘。

先时还有备,卒岁每无忧。偶读豳风作,端为大业谋。

愿陈忠厚意,万一贲皇猷。

寂寂青楼大道边,纷纷白雪绮窗前。
池上鸳鸯不独自,帐中苏合还空然。
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辽西水冻春应少,蓟北鸿来路几千!
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
半轩开万象,一水断双峰。
师帅勤民众务修,挟晴领客过仙洲。
不缘感召丰年好,安得从容暇日游。
人在湖山皆自得,政先仓廪百无忧。
老农不解君王意,却要朝辀为少留。

盎盎临春阁,盈盈珠翠妆。桃李满庭除,东风有余香。

更衣间罗绮,抚瑟杂宫商。艳阳好天气,欢乐殊未央。

一朝秋节换,凄雨生洞房。缅怀素心人,风波隔潇湘。

磨砖作明镜,黯淡无晶光。照鬓向清水,玄云忽成霜。

兰枯蕙亦槁,芳菲转萎黄。谁为御寒计,当春独悲伤。

秦赭凿填石,不受鞭箠考。
零落楚江浒,相峙矗三岛。
穿松得细径,据一陵二小。
奔流浩浩来,五色烂华藻。
至宝地不惜,绝境天所造。
谁言两蛾黛,功夺京兆巧。
终朝对颦蹙,似为今古恼。
然犀矶沉沉,跨鲸月皎皎。
丝纶三千丈,蒙冲百万櫂。
天风吹过梦,多忧只空老。
今者吾与子,所惬在幽讨。
供帐莫匆匆,槃觞从草草。
雅琴鼓一再,领此风日好。
临崖发清啸,倚树或颠倒。
礼存玉帛外,纵驰或一道。
兴极不知归,白鸥破晴昊。
半生梦罗浮,世事缚两脚。
仙泉有谁何,生客那得酌。
君诗挹其腴,水味从此薄。
清游天所裁,望极南飞鹤。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窃闵然不敏。”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

  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羇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蔆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闇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