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入简子古城

远火荧荧聚寒鬼,绿焰欲销还复起。
夜深风雪古城空,行客衣襟汗如水。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猜你喜欢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枫汀尚忆逢人别,
麦陇唯应欠雉眠。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闻道更新帜,多应废旧旗。征衣无伴捣,独处自然悲。

泉源何从来,山下长溪发。
油然本无营,谁使自激冽。
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叶。
使水皆为泉,地已不胜泄。
应是众水中,独不容至洁。
涓涓自倾泻,奕奕见清澈。
石泓净无尘,中有三尺雪。
下为百丈溪,冷不受鱼鳖。
脱衣浣中流,解我双足热。
乐哉泉上翁,大旱不知渴。
灵山法会何曾散。此地神光满。丁公潭下百雷霆。疑是银河挽下、一齐倾。高桥飞观连云起。槛外惊湍水。大矶才过小矶来。应有天孙灵驭、月中回。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闲中秀句多,静里尘襟少。泉石助弹琴,清响琅然好。

临水卷书帷,隔竹支茶灶。游绿一壶寒,添入诗人料。

紫极腾轩曜,青春委蕣颜。
云軿何处去,金殿几时还。
仗下编箫咽,陵中夜烛閒。
六宫哀送返,疑是梦魂间。

故乡归思白云边,瓶钵东来想浩然。桑下久无三宿恋,室中今许一灯传。

梦惊城郭风尘窟,兴寄湖山雪月船。老矣重游恐难得,平生四海与弥天。

未过溪桥笑语闻,纷纷惊起暮鸦群。双眉已挂家山雪,犹带巫闾几片云。

名并日星真细事,义参天地在彝伦。寥寥千古空遗迹,薇满西山意自春。

石荦确,车冬昽,车声石声在水中。左谾右豅,前窿后穹。

一蹶恐触头颅红,整襟凭轼呼从容。天不知东与西,地不知高与低,人不知寒与饥。

但见雨索索,云迷迷,风声怒噎妃呼豨。我乃不知水神为俞儿,山鬼为冰夷。

鬼神颠倒纷儿嬉,江湖满地走蛟蜃,我独踽踽而栖栖。

一尺水,一尺泥,人没两骭,马没四蹄。居我乎无屋,行我乎无蹊。

使我车如舟,胡不篷与索。使我马如龙,胡不鳞与角。

我心如辘轳,我身如桎梏。我行西北却遇东南风,可惜我无羽翼听天缚。

天乎天乎无太酷,黄河之水不受天约束。潴我田畴,荡我城廓。

万灶如萍泛榱桷,?室鳞堂占民屋。大鳖长鳅餍人肉,安得钱塘铁弩三千镞,一彀要令三舍缩。

哀此灾黎谁所牧,百有一存无食宿。天既不能雨金复雨粟,俯视仳㒧同一哭,此雨涔涔泪飞落。

古人有言为我告,吉凶同患先忧而后乐。我书不为苍生读,焉用钜篇细字撑腰腹。

何计为天苏怨毒,斯民之孽谁之福,谁欤安坐支天禄。

噫嘻乎,箕卷舌,铛折足,而我车轮忽生角。

二曜走堂堂,群动趋扰扰。萌卵迄归根,纷纭角智巧。

瑶池葬王母,仙姿亦枯槁。蟪蛄哭乔松,徒自伤怀抱。

荒丘聚腐骨,谁为问寿夭。志士重修能,抽心似春草。

何以垂不朽,立身贵及早。光阴无处买,泉刀曷足宝。

铜龙逐金鸡,错迭催昏晓。海岛遇彭聃,须眉霎时老。

岭猿啸罢千山碧。小庵虚室团团白。庵在小山头。从来少客游。
道人方打坐。举袖来迎我。问我此来因。拈花与道人。

瓢笠飘然特讯君,连朝风雨惜离群。青杨花覆山桥路,白石溪连竹屋云。

却怪鸱鸮嘲凤德,敢将騕袅应龙文。荒凉一径空延伫,回首江关已夕曛。

经行塔下几春秋,每叹无缘到上头。
今日登临方觉险,不如归去卧林丘。

渐入临淮路,移舟每问津。行行风逆水,处处雨随人。

啼鸟如留客,幽花忽见春。白鱼不论价,沽酒莫辞频。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
菊篱今作孟嘉杯。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欲问灵威洞,烟波隔几重。偶迟孤棹去,先与老僧逢。

雨后朱樱熟,山中绿树浓。明朝寺楼宿,同听一声钟。

夜宿天台最上头,四无云彩众星秋。金庭鳌背东南重,玉几莲花左右浮。

过客跻攀咸欲老,颠厓辛苦未知瘳。不眠起看涵波日,赤凤轮囷映十洲。

洺水连鸡泽,还从钜鹿行。回波无止处,如我望君情。

又见门丞换,何尝吠犬惊。新年当把襼,五马向春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