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当年问道属高人,曾揽霞衣到紫宸。身是三山云外侣,心无一点世间尘。
征鸿望极幽栖远,驾燕归飞洞府新。多谢为传心法妙,此真真外更无真。
湔裙村女集方塘,钗燄波光间日光。为听窃脂枝上语,相邀同赛马头娘。
杜陵重戚里,壮侯挺人杰。溧阳推始封,建武仰雄烈。
尝闻冀青政,夐与龚黄埒。就国奉新命,出治遵旧辙。
功德本宽大,勋名益昭揭。云仍远相承,簪组遂不绝。
㞯山既乔耸,洮水亦澄澈。尸祝启祠宇,躬衮严象设。
显惠神有灵,报祀礼无阙。迢迢千载馀,纪成在碑碣。
春行孝,孝何如,柔桑满道结子殊。黑者奉母赤道食,狂贼见之心恻恻。
蹄牛斗酒何足言,要知诚意能感激。呜呼孝哉兮令人悔,亲在远游拾青紫。
拾来不及泉下人,青紫何为泪如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