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耳目相同男子官,聪明差异万千端。群生尽葬愚公谷,阅尽方知智者难。
无心居大宝,有子传鸿钧。万里方终宴,千年忽上宾。
地今纵禹葬,天不返虞巡。怆极皇情处,还观吉仗陈。
伊人已云逝,山水忆知音。夙志期远游,依依见我心。
我心飞上罗浮岛,绿萝花开覆烟草。鲍靓由来亲隐沦,葛洪于此开怀抱。
遥见飞云跨鹤来,手持白玉荷花杯。尔家仙客五百载,驱鸡已上松风台。
松风台上飞流霞,松风台下沽酒家。可知月落参横夜,惟有寒梅一树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