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江逢王使君旅榇归

故人丹旐出南威,少妇随丧哭渐归。
遥想北原新垄上,日寒光浅水松稀。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猜你喜欢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景色方妍媚,寻真出近郊。宝香炉上爇,金磬佛前敲。
蔓草棱山径,晴云拂树梢。支公禅寂处,时有鹤来巢。
海上东风犯雪来,腊前先折镜湖梅。
遥思禁苑青春夜,坐待宫人画诏回。
晓来偶意画愁眉,种种新妆试略施。
堪笑时人争彷佛,满城将谓是时宜。
八成无事息兵车,七叶讴吟洽里闾。
岂谓浮云变苍狗,竟教明月蚀詹诸。
骊山烽火成焦土,牛耳牲盘捧载书。
秋草木兰驰道静,白龙微服记为鱼。

为说他年雨雪时,数番真足系追思。长安貂帽旗亭酒,樊榭芒鞋古寺诗。

冰柱千寻逢洞口,桃花万树压湖湄。于今垂老荒村里,布被蒙头不出楣。

湿云浮空山欲动,乱壑回峰互吞涌。当溪独树雨冥冥,青苔覆地春阴重。

深山白石幽人居,钩帘寂寂坐看书。竹桥入林野有簌,草阁傍水门无车。

行人细路隔山脚,曳杖前登后还却。浦口轻舟信往还,钟声远寺空寥廓。

此中可钓亦可耕,不然且濯沧浪缨。酒酣梦觉两相失,此兴岂独怜丹青。

风流太守何侯笔,三十年来已萧瑟。君今爱惜须久传,予亦题诗坐终日。

县古槐成幄。燕泥香、繁红坠雨,半帘花落。一夜江皋黄犊雨,万顷绿云喷薄。

听四野、田家欢乐。堂上琴声堂下水,昼庭空、自下风檐雀。

喧竞少,尽不恶。

竹窗暑净巾斜著。傍筠轩、閒舒啸戏,舞翻霜鹤。棐几藤床挥玉麈,风骨棱棱如削。

炯一段、清冰秋壑。待得河阳桃李满,向雪堂、细订梅花约。

须唤我,共酬酢。

归耕食吾言,回首愧江水。
方争扬子度,谁置穆生醴。
邓侯倾盖旧,小寝艺桃李。
走书约啗我,涎迸齧脣齿。
朝来独何事,怒色剧染指。
虽微射鸿游,顾有捩手鬼。
平生谈天口,得酒便锋起。
年来病不觞,但要讴贴耳。
真成画蛇足,足就酒空矣。
樊川吐怨句,想见紫云美。
何时咄嗟办,一醉吾亦拟。
噂沓听群儿,口实争笑鄙。

跂脚蓬窗七字成,狂奴慧业自天生。画蛾侬少三分媚,倚马君原一世惊。

莫便披猖无检束,可能规劝听分明。锦囊长吉呕心血,漫为多才殉绮情。

春来任索居,青草上庭除。向日凭乌几,因风检蠹书。

独行常隐竹,远害欲同樗。无复看花兴,空惊鬓发疏。

海康城下白云飞,南部观风使者归。督郡须持直指斧,历阶尚挂老莱衣。

高堂见月思丹檄,远路逢春忆翠微。赖有胜流词翰在,定随华榜照林扉。

儿昔望云云在天,儿今望云云在泉。云在天边见有日,云在泉下归何年。

儿心一寸春晖草,阿母倚门儿在道。太学三年归有程,当时恨不还家早。

白杨日日多悲风,儿归却扫坟上松。千驷万钟儿不愿,但愿名书忠孝传。

杏花红锁玉楼人,试拂山龙日正春。愿得圣朝无阙事,不烦纤手号针神。

在家娇小女,卷幔爱花丛。不畏罗衣湿,折花风雨中。

元颜文字照浯溪,神物於今长护持。
崖边尚有堪磨处,留刻中兴第二碑。
早来留得气清明,吏振军书课日程。
秉烛搀先书押了,闲欹凉枕数残更。
设粥殷勤请念诵,白槌各为念摩诃。
上来或德要圆满,复去厨头打破锅。

瓮城至冶城,山影碧崚嶒。泮水春才动,雩坛价已增。

乌台争荐鹗,鹍海看飞鹏。问讯云松客,清溪隐钓罾。

香檀素手。缓理新词来伴酒。音调凄凉。便是无情也断肠。
莫歌杨柳。记得渭城朝雨后。客路茫茫。几度东风春草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