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此峰界夷汉,蜿蟺薄层空。关河既隔绝,风气迥难同。
纤絺宾大蜡,寒涧饮长虹。古来遭谴迥,历历窜其中。
圣世肆陶冶,瘴烟敛冥濛。逐客此量移,恩私荷优容。
孤愚亦何幸,辙迹许遥通。结驷发中夕,登躯凌太穹。
平看半规月,黯澹生天东。本候清凉至,返遭暄暖烘。
乾坤有常理,人力讵为工。俯首省愆恶,越鸡号晓风。
我西行兮路何之,芙蓉之西西更西。路堂堂兮不岐,中行独复畴因依。
祝融洒落无朋侪,望伊人兮胡不来。必有以也何迟迟,宁使予兮心悲以猜。
五茸城里旧遗氓,廿载才通一姓名。正喜论文起东阁,乞身疏巳入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