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泾(1043?~1100?)字巨济,号前溪,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人。熙宁六年(1073)进士。为太学博士。元符末,官至职方郎中。米芾、苏轼之书画友。苏轼答刘泾诗云:“细书千纸杂真行。”鲜于伯机藏杂帖一册,内有刘泾墨帖一纸。善作林石槎竹,笔墨狂逸,体制拔俗。亦工墨竹,以圆笔作叶,成都太智院法堂有松竹画壁各一堵。卒年五十八。《宋史本传、画继、东坡集、云烟过眼录、图绘宝鉴》
海棠开遍清和近。轻蝉低掠双文鬓。玉体藉花藏。花深珠露凉。
青衣能暗逻。莫使窥人躲。人影堕高枝。玲珑月一丝。
至悦接无象,佳人如清飔。清飔不恒来,谁肯拂吾衣?
誓言虽未负,素念存渐微。苦于樊棘丛,植此倾阳葵。
百年期盛荣,秋霜不相衰。胡为旸正暄,风已落叶挥。
深根尚坚好,保守犹匪迟。弗令墙隅篁,为尔萧萧悲。
昔我来,流火月。今我来,小春节。昔我来,桐花结。今我来,梅始发。
昔我来,尚炎热。今我来,天雨雪。昼夜如转环,日月互明灭。
草木自荣枯,寒暑无停辙。相逢能几时,忍作三年别。
三年一别一无成,往事蹉跎为君说。为君说,请勿欢,听我长歌行路难。
行路之难,莫难于高凉九折之长坂,珠崖万里之狂澜。
陆乘只轮车,辗转巇且艰。黄埃壅周道,荆棘上参天。
蚖蛇窜林莽,猛虎狙伏俟人餐。涉潺湲,陟巑岏。南行白月至黑月,始闻波涛汹涌于暮云远树之閒。
山穷水尽见岛屿,我欲奋飞无六羽。舟人招手上方舟,挂帆遄发随烟雾。
大浪如雪山,小浪如钟簴。波斯跃出水晶宫,无限鱼虾相对语。
笑我住山人,却与波臣遇。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天空海阔行便行,野鹤閒云住非住。来去本无心,见闻俱不取。
快矣哉,快矣哉,三年行脚今归来。拟返朱明洞天去,旧时茅屋荒苍苔。
林间过夏谢宾客,雪时远兴寻宗雷。香山之山南海水,彷佛珠崖无远迩。
铁船到岸见铁城,五桂嵯峨如五指。老僧老眼未分明,策起眉毛识乡里。
里中人,谁家子,昔年未龀今齐齿。青青者丝,何当白发垂两耳。
一则以惧,一则以喜。踉跄赤脚登阶戺,故人恕我大无礼。
知我远方,为我居行李。无物可相遗,无言能举似。
行路难,聊复尔。五岳明年事远游,重来愿行长如此。
眺远及丽辰,登危开我襟。秉炬蹑佛榭,杳杳夕光侵。
芳湖递澄鲜,幽隍覆层阴。毕景没长甸,轻霏变春岑。
仰瞩双龙阙,却瞻上苑林。归翼矫以翔,鸿雁多哀音。
荟蔚桃李场,孰分松柏森。
神仙爱楼居,亦复喜峭僻。辰阳山水窟,上古断人迹。
仙者忘其名,于此结灵宅。下映百丈潭,上接千仞壁。
朝服砂五色,暮食芧三脊。潭中白龙子,时时受馀液。
不知几千载,仙眷有分析。广构嵌穴閒,几至无剩隙。
此时盘瓠氏,子孙正昌炽。名山出帝赐,荒岩任游息。
一朝惊见人,奔赴急欲齰。泅水不没鼻,踏崖如履席。
乱厹污石花,吠声入空碧。仙者谓行乎,群犬势已逼。
宝剑不及携,丹经不及匿。举室尽飞升,诸物弃狼籍。
白龙起相从,猝上误触石。尺木为所伤,乾死挂崭崱。
元精死不泯,一线透岩石。君看斗壁上,遗迹尚历历。
曼衍作歌诗,因之寄桑郦。
十年不得舞衣班,一忆江南胆欲寒。黄犬候来秋自老,白云望断信何难。
军中得句常横槊,客里伤心每据鞍。游子未归情几许,天山风雪正漫漫。
玄云起丘山。祥气万里会。龙飞保蜿蜿。凤翔何翙翙。
昔在唐虞朝。时见青云际。今亲游万国。流光溢天外。
鹤鸣在后雷锋。清音随风迈。成汤隆显命。伊挚来如飞。
周文猎渭滨。遂载吕望归。符合如影飨。先天天弗违。
辍耕综时纲。解褐衿天维。元功配二王。芬馨世所稀。
我皇叙群才。洪烈何巍巍。桓桓征四表。济济理万机。
神化感无方。髦才盈帝畿。丕显惟昧旦。日新孔所咨。
茂哉明圣德。日月同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