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荥阳公离筵作

南郡生徒辞绛帐,东山妓乐拥油旌。
钧天排比箫韶待,犹顾人间有别情。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猜你喜欢
青苍河一隅,气状杳难图。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无。
力疑擎上界,势独压中区。众水奇西走,群山远近趋。
天回诸宿照,地耸百灵扶。石壁烟霞丽,龙潭雨雹粗。
澄凝临甸服,险固束神都。浅觉川原异,深应日月殊。
鹤归青霭合,仙去白云孤。瀑漏斜飞冻,松长倒挂枯。
每来寻洞穴,不拟返江湖。傥有芝田种,岩间老一夫。
江边离别心,言罢各沾襟。以我去帆远,知君离恨深。
云开孤鸟出,浪起白鸥沈。更作来年约,阳台许伴寻。
我本江湖客,来观雁荡奇。
脚穿灵运履,口诵贯休诗。
景物与心会,山灵莫我知。
白云迷去路,临水坐多时。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中庭长楸百尺馀,翠叶晻蔼当四隅。晨霞夕日自相翳,并坐可得千人俱。

忆昔河决夕野溢,定之方中作宫室。当时鲁人始种此,还赋卫风伐琴瑟。

春华亹亹六十年,高干错落摧寒烟。怅望空随众木老,中舍至音无与宣。

燕京小儿眉目青,出门嬉戏娘叮咛。一蹙容颜问所欲,恨不上摘月与星。

岂意今秋值丧乱,兄妹散失身伶俜。北去伤心涕泪零,风沙满面栖荒坰。

长成被发能跃马,阴山射猎无时停。回首宁不念乡国,长城日落天冥冥。

哀哉行,谁堪听。

官署相招慰旅情,东南形胜说宣城。敬亭恍接三吴势,宛水犹驰六代声。

忆昔诗流嗟我老,隔江风景逼人清。至今谁继玄晖后,莫笑狂夫负此生。

魂清萼绿华,望绝江南使。天寒倚竹时,风标略相似。

此个真真也。莹彻灵灵也。出入虚无缥缈间,骑风马。信任飘飘也。占得惺惺也。光辉明明也。来往晴空碧落中,乘云马。自在逍遥也。

玄都道士不栽桃,却爱生红闹树梢。此去东风吹不散,仙家自有凤麟胶。

十年帝里共鸣珂,别后悲欢事几多。汗竹有编归太史,雨花无迹染维摩。

湘江夜雨生青草,淮海秋风起白波。明日扁舟又南去,天涯相望意如何。

经年向壁卧,挺动入春宜。
谈虎魂销后,惊猿痛定时。
新抄病梨赋,久废咏怀诗。
忽见阶庭雪,因惭和曲迟。
律应清商,嫩凉生、金风乍飘林叶。玉兔腾精,光浸楼台,宛似广寒宫阙。远山横翠烟霏敛,鹊枝绕、蛩声凄切。气萧爽,一年好处,桂花时节。香压群芳妙绝。记蟾窟高枝,两曾攀折。思报君亲,何事壮怀犹郁。传岩莘野时方隐,心先定、经纶施设。赏花醉,持杯更邀皓月。
半落半开花有恨,一晴一雨春无力。……别缆解时风度紧,离觞尽处花飞急。
白头桥奈白头何,旧德如存故老歌。
不特与梁起遗爱,大都才美服人多。
诗老相过鬓已星,吟牟未减昔年清。
挥毫不著笑埃语,尽把梅花巧琢成。

游行滞春雨,憩息依禅林。寺门闭寥阒,崖石耸嵚崟。

幽禽飞复止,修竹何森森。赏寂屏尘虑,观空起遐心。

分榻坐云影,巡廊步晚阴。缅怀玉堂彦,曾此共登临。

惆怅抚遗迹,石径苍苔深。

西陵芳草合,松柏半为薪。
宫殿飞铜雀,下饮漳河滨。
檀烟冷余烬,垞帐网流尘。
白头歌舞妓,来教晋宫人。

沙软绿头相并鸭,水深红尾自跳鱼。

水势潆洄分外青,舟行严濑认孤亭。故人若使侪台谏,御榻谁知有客星。

尚爱渔歌随荇浦,欲从石室荐椒馨。危滩七里清泉酌,前路梅花指画屏。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