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从弟孟熙偕唐愚士杨思齐过宿山斋

净扫松间榻,孤怀得重陈。
清尊今夜月,华发去年人。
病欲抛诗卷,闲思理钓缗。
殷勤二三友,相过莫辞频。
(1032—1078)筠州高安人,字道原,一作道源。第进士。调钜鹿主簿、和川令。聪颖笃学,尤擅治史。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召为局僚,遇史事纷错难治者,尽委以考證,尤以魏晋史最精熟。王安石与之有旧,欲引置三司条例,辞不就,且面刺其新法之失,遂相绝。光出知永兴军,恕亦以亲老求监南康军酒就养。光判西京御史台,又请诣光。归途得风挛疾,右手足废,仍撰述不辍。官终秘书丞。有《通鉴外纪》、《五代十国纪年》等。
  猜你喜欢
于陵为人灌园蔬,我今园地不自种。
惰慵苟恃乡井助,缓急孰与朋友共。
支离有疾上虽恕,陈平不事家焉用。
著书傥得一言利,长者或许酬内讼。
莳松须残腊,栽花宜早春。
移竹日随月,种麻月及辰。
旺方八卦定,农诗七月陈。
物性无不然,农业宜斤斤。
满城风雨送凄凉,三四年前此战场。
遗老犹应愧蜂蚁,故交已久化豺狼。
江山不敢人心在,宇宙方来事会长。
翠玉楼前天亦泣,南音半夜落沧浪。
昔诣超师院,听雨眠疏棂。
微吟得深警,小瀹开孤醒。
四极何浮浮,织乌飞不停。
重来瀹三年,杯度已西溟。
巾屦空挂壁,芳草绿满庭。
嘉树亦剪伐,霜干无留青。
人生意何常,孤月行秋冥。
适来偶流辉,倏去还韬灵。
旦暮不足计,惜尔犹典型。
感慨谁与共,晴檐语风铃。
一樽聊接故人欢,百岁堪嗟鬓渐残。
莫见白云容易爱,照湖澄碧四明寒。

涤破骄阳变早秋,烟光清照北山幽。五湖遥想增潇洒,谁棹扁舟继蠡游。

星坛东望隔重城,复道西来步月行。万里烟云春散敛,一天经纬夜分明。

山河地迥非尘界,金石声高彻太清。分献礼成频拭目,盛时方仰泰阶平。

天下行同伦,中国本无患。贼臣倡犯上,举世乃好乱。

排满实邪说,不义岂尊汉。斯民既趋利,倒戈复何惮。

能发不能收,瓦解变愈幻。人人怀异志,所务在争纂。

神州遂陆沈,深谷化高岸。名教益扫地,丈夫殊可贱。

伟哉赵茂才,一死定众眩。夷狄犹有君,诸夏竟俱叛。

行天揭日月,顺逆所必辨。薄俗诬大同,相率入焦烂。

纲常彼何罪,小康足为善。老夫虽遗民,未死火在炭。

救民诚吾责,卫道待义战。

东家西家争曝衣,我但曝书誇小儿。壁中科斗古文字,犹有射光天陆离。

朗月生瑶海,华星度绛河。美人小垂手,广袖舞傞傞。

歌阑明烛短,舞罢落花多。平旦临鸾镜,脩眉抹翠蛾。

石门深锁几重重,独叩禅关印北宗。拔地三千空下界,离天尺五仰高峰。

笔花入梦疑飘桂,砚水兴波信有龙。漫与山僧留半偈,题诗尚许碧纱笼。

马蹄西路赏春妍。重来十五年。好山如带水如环。红楼罨画闲。
人易老,景如前。停杯俯逝川。归舟回首望云烟。秦人隔洞天。
我爱临封好,人烟十里赊。
秋风三酿酒,风景四时花。
竹屋无贫子,渔村足富家。
守官真吏隐,谩放日高衙。
爱重八九月,登高上下楼。
林红云白处,寒濑泊渔舟。
隐约开晹谷,坐看云气升。
地神归献秀,一色露山棱。

诸罗千里县,内地一省同。万山倚天险,诸港大海通。

广野浑无际,民番各喁喁。上呼下则应,往返弥月终。

不为分县理,其患将无穷。南划虎尾溪,北踞大鸡笼。

设令居半线,更添游守戎。健卒足一千,分汛扼要冲。

台北不空虚,全郡势自雄。晏海此上策,犹豫误乃公。

芳草铺香晚岸晴,岸头含醉去来行。僧归岳外残钟寺,
日下江边调角城。入浙孤帆知楚信,过淮疏雨带潮声。
如今未免风尘役,宁敢匆匆便濯缨。

凌波纤影,向瑶墀畔,飞渡巫岭。娉婷格韵如许,更难逗处,兰心耿耿。

蕙质从教染翰,尽骚坛标挺。痛袅袅,倩盻嫣然,晓露盈盈云外冷。

人生年少无多景,最那堪、空对芳颜哽。半轮皎月斜照,梅花下、倍添寂静。

此意千秋,都付丹青点缀成靓。真个是、万叠愁肠,尽托苍烟冥。

诗人从古例遭穷,秀句多缘寒饿工。珍重一编丁卯集,运丁衰晚有唐风。

暮春三月思依依,又到年年惜别时。
暖逼流莺藏密树,香迷舞蝶恋空枝。
海棠残艳红铺地,蜀柳长条翠拂池。
便是林亭微暑至,葛衣重喜趁凉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