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于山与湖之间,山围如屏,湖绕如带,山与湖交相袭也。虞山,嶞山也。蜿蜒西属,至是则如密如防,环拱而不忍去。西湖连延数里,缭如周墙。湖之为陂为寖 者,弥望如江流。山与湖之形,经斯地也,若胥变焉。阁屹起平田之中,无垣屋之蔽,无藩离之限,背负云气,胸荡烟水,阴阳晦明,开敛变怪,皆不得遁去豪末。
阁既成,主人与客,登而乐之,谋所以名其阁者。
主人复于客曰:“客亦知河伯之自多于水乎?今吾与子亦犹是也。尝试与子直前楹而望,阳山箭缺,累如重甗。吴王拜郊之 台,已为黍离荆棘矣。逦迤而西,江上诸山,参错如眉黛,吴海国、康蕲国之壁垒,亦已荡为江流矣。下上千百年,英雄战争割据,杳然不可以复迹,而况于斯阁 欤?又况于吾与子以眇然之躯,寄于斯阁者欤?吾与子登斯阁也,欣然骋望,举酒相属,已不免哑然自笑,而何怪于人世之还而相笑与?”
客曰:“不然。于天地之间有山与湖,于山与湖之间有斯阁,于斯阁之中有吾与子。吾与子相与晞朝阳而浴夕月,钓清流而弋高风,其视人世之区区以井蛙相跨峙而以腐鼠相吓也为何如哉?吾闻之,万物莫不然,莫不非。因其所非而非之,是以小河伯而大海若,少仲尼而轻伯夷,因其所然而然之,则夫夔蚿之相怜,鯈鱼之出游,皆动乎天机而无所待也。吾与子之相乐也,人世之相笑也,皆彼是之两行也,而又何间焉?”
主人曰:“善哉!吾不能辩也。”姑以秋水名阁,而书之以为记。崇祯四年三月初五日。
楚山脩玉淩云起,影落谁家画屏里。断粉残香夜不收,寒枝只是生秋米。
多情遗牒度湘皋,别有篬筤节更高。为君饮尽上池水,看此毵毵长凤毛。
河鼓星高,绕莓墙、几点野花开了。不近夕阳,横斜晓风吹老。
依稀过雨长天,谁脱下柴窑新稿。杯小。纵金盘、露浓承来些少。
耐肯伴红蓼。只深描浅画,把秋容妆好。偷剪碧霞疑倩,七襄人巧。
佳期约略填桥,望翠軿、欲来波渺。更悄。湿青苔、暗萤相照。
知君心赏寄灯楼,趁月追寻到晓筹。应恨狂朋漂泊去,明朝谁问拾钗游。
捲残虹、隔岸芦梢,低挂一团赪玉。紫金光聚明霞闪,雪洗鹭飞鸥浴。
江一曲。舞轻桡、橛头车子相随逐。荻湾六六。听短笛横吹,棹歌遥答,共趁沙汀宿。
投竿处,牵动绡金波蹙。溅珠县洒红粟。暝空欲敛西清色,一派炊烟凝绿。
君莫瞩。君不见、羲轮无繫西流速。云昏极目。听哀雁啼更,孤篷打雨,难拟明朝旭。
盘陀石上坐,溪涧冷凄凄。静玩偏嘉丽,虚岩蒙雾迷。
怡然憩歇处,日斜树影低。我自观心地,莲花出淤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