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

赤身挨白刃,死中还得活。
一箭自迷踪,万车皆丧辙。
释道颜(一○九四~一一六四),号卐庵,俗姓鲜于,潼川府飞乌(今四川射洪西南)人。少依净安谏律师试经得度。南游遍扣耆宿,及悟还蜀。后依大慧宗杲禅师,分座径山。迁住无为,荐福及报恩,晚居东林。孝宗隆兴二年圆寂,年七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大慧宗杲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道颜诗,以《古尊宿语录》所收《东林和尚颂古》编为第一卷,《嘉泰普灯录》等书所收,合编为第二卷。
  猜你喜欢
共踏长安街里尘,吴州独作未归身。
昔年旧宅今谁住,君过西塘与问人。
最苦是离愁。行坐里、只在心头。待要作个巫山梦,孤衾展转,无眠到晓,和梦都休。
梦里也无由。谁敢望、真个绸缪。暂时不见浑闲事,只愁柳絮杨花,自来摆荡难留。
画戟朱楼映晚霞,高梧寒柳度飞鸦。
门前不见归轩至,城上愁看落日斜。
忆昔将贡年,抱愁此江边。鱼龙互闪烁,黑浪高于天。
今日步春草,复来经此道。江神也世情,为我风色好。
千年玉水閟深林,十里重罔隔世尘。
犹恨子陵饶舌在,却当户口告行人。
烈风西北来,万窍号高秋。
宿云蔽层空,浮潦迷中州。
行人苦沮洳,道阻路且修。
流澌被鞍(左革右登),飞沫缀衣裘。
昏鸦接翅落,原野惨以愁。
城郭何萧条,闭户寒飕飕。
中宵月色满,馀光散衾禂。
余子戒明发,飞雾霭郊丘。
微见扶桑红,隐隐如沉浮。
身游大荒野,海气吹蜃楼。
须臾划当空,六合开沉幽。
千年厌颜色,苍翠光欲流。
太阳经天行,大化不暂留。
辉光何曾灭,晻霭终当收。
严霜下丰草,长歌夜悠悠。
明日东阿道,方轨骤骅骝。

篱下黄花早已彫。镜中华发不相饶。清霜白露烟光晚,去雁来鸿客路遥。

香篆冷,烛花消。佳宾同醉可怜宵。都将璧月琼枝句,付与樽前薛小桃。

斗酒那能不醉休,醉来可使不歌不?
黄金虽我无颜色,秋水还谁辨马牛?
笑插落梅虽乱鬓,起看城雪筋冰楼。
一角忽风天尽黑,万鸦抟雨下枝头。
览画俄惊十四年,墨痕山色故依然。
醉乡蓬岛知何处,酒量诗怀只似前。
建国负东海。
衣冠成营丘。
除道梁淄水。
结驷登之罘。
满座咸嘉友。
苹藻绝时羞。
平望极聊摄。
直视尽姑尤。
定交无恒所。
同志互相求。
执手欢高宴。
举白穷献酬。
破琴岂重赏。
临濠宁再俦。
危生一朝露。
蝼蚁将见谋。
成功退不处。
为名自此收。
收名弃车马。
单步反蜗牛。
开渠纳秋水。
相土播春畴。
闭门谢世人。
何欲复何求。

燕子社前春雨歇,碧堤芳草连天末。柳回青眼欲窥人,间关黄鸟初调舌。

绿窗红袖开婵眼,谁家高楼入云端。十二阑干凭欲遍,楼前荡子驰金鞍。

少年何必生远图,金张高贵无时无。郎君解作凌云赋,妾效文君当酒垆。

只今功名论月俸,弯弓射策俱无用。十年回首别京华,莫遣春闺生远梦。

燕帘风絮。几叠江南树。才起东风天又雨。冷了一春词句。

镜奁消瘦朱颜。鸾笺湘管都闲。只有未归残梦,画屏绕遍春山。

平生自顾百年间,九分驱驰一分閒。绿野误违三品地,白头今到六盘山。

冰行雪渡知前定,运去年衰值后艰。寄语同年老知己,天涯孤客几时还。

人情阅历岁华深,卅载京尘宦海沉。翻白愧遭当道眼,惊秋又动故园心。

身羁老骥闲中枥,响閟焦桐爨下音。齧足入舟翻自悔,将归琴理个中寻。

此行经岁近,唯约半年回。野渡人初过,前山云未开。
雁群逢晓断,林色映川来。清夜芦中客,严家旧钓台。
万雪千霜百岁枯,月中不数桂婆娑。
香来野墅深深径,影落寒池浅浅波。
众木凋零愁冻折,一枝的皪得春多。
题诗未有惊人句,输与风流人姓何。
眼里耳里绝纤尘,铁眼铜晴觑不破。
蚊子排头铜铁钉,上下四维俱匌匝。
只将此语报深恩,朵朵红莲火里发。

赋命羁人耳。笑还家、无多几日,轻装又理。天似催人孤艇发,特与西风甚利。

挂一幅、蒲帆如驶。虽则离乡多感慨,恰舟行、安稳差堪喜。

晚一碧,天光霁。

阴晴更变须臾事。乍湖中、奔浑骤雨,杳冥无际。芦荻洲边风更逆,急缆船头须避。

且愁向、篷窗沉睡。世路险夷俄顷判,叹人间、万事都如此。

哀与乐,原相倚。

骑鹤上扬州,腰缠十万。拈起诗人旧公案。拈山拈水,此去胜游须遍。烦君收拾取,归吟卷。
少日风流,暮年萧散。佳处何妨小留款。沙河塘上,落日绣帘争卷。也须拂拭起,拈花眼。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