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满幽林雨满山,蓝舆何事过溪还?已愁往路春泥滑,复惜空斋麈尾閒。
日午炊烟生竹里,天寒饥雀噪檐间。此时不共围炉饮,惆怅蓬门独自关。
我家白沙渚,君住桐江头。我家门前水,亦向桐江流。
我行为客久,十载京华留。昨来过彭泽,一汎南湖舟。
瞻望故乡水,衷情思悠悠。况此故乡客,同宗复绸缪。
去家六千里,相见蓟城陬。见君令我喜,别君令我愁。
君归桐江上,为我报汀鸥。乞身在旦暮,忘机共优游。
处事元如寄,浮生疑即归。床头琴绝响,灯下泪停挥。
斤斧侵乔木,莓苔掩旧扉。秋霜惊满鬓,堪惜故人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