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山道中三首 其二

吴歌楚语海山间,织苇苫菰便自安。已作稻塍犹未种,小沟流涩水车乾。

党怀英(1134-1211年)字世杰,号竹溪,冯翊人(今陕西大荔)。北宋太尉党进十一代孙,金朝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金朝大定十年,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世称“党承旨”。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改任泰宁军节度使,为政崇尚宽简,深得人心。次年再次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泰和元年,受诏编修《辽史》,大安三年逝世,逝世后埋葬于奉符城党家林,谥号文献。擅长文章,工画篆籀,称当时第一,金朝文坛领袖,著有《竹溪集》十卷。
  猜你喜欢
蔼蔼鼎门外,澄澄洛水湾。堂皇临绿野,坐卧看青山。
位极却忘贵,功成欲爱闲。官名司管籥,心术去机关。
禁苑凌晨出,园花及露攀。池塘鱼拨剌,竹径鸟绵蛮。
志在安潇洒,尝经历险艰。高情方造适,众意望征还。
好客交珠履,华筵舞玉颜。无因随贺燕,翔集画梁间。
台鼎尝虚位,夔龙莫致尧。德音冥秘府,风韵散清朝。
天上文星落,林端玉树凋。有吴君子墓,返葬故山遥。
故园三径久成荒,贤路胡为此坐妨。
病骨瘦便花蕊暖,烦心渴喜凤团香。
号弓但洒孤臣血,忧国空余两鬓霜。
何日君恩悯衰朽,许从初服返耕桑。

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

曾向江头倚玉箫,与君同驻木兰桡。白波千里秋闻雁,凉雨孤舟夜听潮。

几处人家连竹坞,数行渔笛过枫桥。今来却忆同游侣,烟景苍苍转寂寥。

半李黄芦相并枝,秋虫萧洒弄幽姿。画师老笔生新意,写出无声七月诗。

避濑沿崖曲,凭危缆树高。浊斯聊濯足,深矣讵容篙。

并力怜舟子,无功愧我曹。晚来何处泊,清啸答松涛。

村居何所有,历历多修竹。明星阁树头,白云饱溪腹。

钓月引鳟鲂,樵霞卧山麓。枯槁故所耽,饮啄亦自足。

食哉兵所天,兵乃国司命。兵食既两足,二豪来报政。

二人本同心,其利乃断金。弦琴起瞻斗,送之云龙吟。

秋水嘉莲瑞一门,初花惊见出同根。美珠汉女无留迹,鼓瑟相灵有返魂。

相府昔年曾制曲,仙家今日重开樽。合欢何限风流意,怨绿愁红谩自繁。

夜来坐几时,银汉倾露落。澄沧入闺景,葳蕤被园藿。

丝管感暮情,哀音绕梁作。芳盛不可恒,及岁共为乐。

天明坐当散,琴酒驶弦酌。

狞风恶雨消馀春,春归到处成清阴。万枝浓绿幻春色,绛葩丹蕊俄森森。

祝融行部过九地,误纵炬火烧园林。艳妆炙日色更好,泠泠著雨红尤深。

浩歌相对作痛饮,有花为伴非孤斟。支颐半醉不成梦,恍惚参错供微吟。

只愁明日便摇落,徘徊欲去还重临。会须秋风折珠实,当载樽酒相追寻。

佳气犹能想郁葱,云间双阙峙苍龙。春风十里灞陵树,晓月一声长乐钟。

小苑花开红漠漠,曲江波涨碧溶溶。眼前叠嶂青如画,借问南山共几峰。

海右经过地,河干夙昔游。晨光催月坠,暝色带星流。

车马烦犹数,关山老自愁。客心如落叶,明日又经秋。

偻指重来二十春,系船犹记旧篙痕。飞鸿踏雪空留迹,随水浮萍那有根。

摸索交游半为鬼,寻思往事黯消魂。天涯老泪空横睫,只欲归欤事灌园。

锦缆牙樯何处舟,采将杜若过芳洲。引雏江燕还怜暑,近槛芙蓉忽报秋。

习静最宜松下鹤,忘机爱侣水边鸥。醉看明月归来晚,一棹歌声古渡头。

有状卷不得,间斋惜夜长。
坐来消暑气,睡去入秋乡。
隐隐生寒骨,沈沈发冷光。
何时遂深遁,移取置山房。
睡鸭徘徊烟缕长。日高春困不成妆。步欹草色金莲润,捻断花鬓玉笋香。
轻洛浦,笑巫阳。锦纹亲织寄檀郎。儿家闭户藏春色,戏蝶游蜂不敢狂。

瑶幢真胜概,晦迹一禅翁。语默呈心印,纵横振祖风。

昼闲人事外,夜静月华中。若问春来意,松青百卉红。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