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昭应沈少府

行宫接县判云泉,袍色虽青骨且仙。鄠杜忆过梨栗墅,
潇湘曾棹雪霜天。华山僧别留茶鼎,渭水人来锁钓船。
东送西迎终几考,新诗觅得两三联。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倦眼忽惊三月暮,杜鹃啼处绿阴多。
春今且住为佳耳,雨不能晴将奈何。
红紫只催人老大,苍浪莫怨命蹉跎。
贫中政自难留客,赖有诗情尚不磨。

抚摩凋瘵为心切,摹写风烟著语亲。只愿从今更无倦,清诗美政逐年新。

和羹心事岁寒姿,若第风标舍更谁。谩道色轻花更艳,几成涂抹水边枝。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虞山山拂水,风倒捲、吼帘泉。想红豆村庄,绛云楼阁,翰墨流传。

风流后来谁继,有天都、逋客汉张骞。水槛斜欹垞北,晴轩正面湖前。

王维今日画中禅。说尔最豪贤。羡坊号光和,里名通德,台曰超然。

行年。只今四十,已手摩、铜狄叹桑田。侠骨毬场酒舍,閒身茶灶渔船。

扑面尘多眼乱花,春来心事剧如麻。九衢路塞车马集,七贵门深云雾遮。

长怪仆夫路刺字,每劳阍吏指邻家。长安旧俗年年在,又是晨鸡与暮鸦。

徼道西华内,觚棱北斗傍。神灵安肯构,恩泽赐燔香。

渤澥通骊窟,昆崙拱画梁。清坛浮早景,碧瓦霁初霜。

甲帐严如在,丹檐迥欲翔。隆姿瞻汉后,馀烈畏轩皇。

埋剑桥山远,游冠阁道长。白云迷处所,仙掌镇相望。

五岳扶封域,三辰纬典章。升歌留宝鼎,刻号在神房。

盛德尊原庙,遗仁睦鬼方。圣文名善继,百世溢流光。

不见雁门高,安知太守骄。雁门高雁不可度,太守骄新不如故。

堂堂复堂堂,汉家重循良。几人考上上,承恩奏明光。

几人考下下,贬窜之他邦。五马煌煌二千石,河间姹女同朝夕。

徒手相将拜路尘,清寒逼人太守嗔。

自信仁由己,深知道满门。
才华辉日域,嘉誉达天阍。
坦腹方趋进,亨衢迓骏奔。
欲令唐晋後,不独美姚温。
檐溜停清泻,林声息怒号。
水浮秋色远,山带夕阳高。

别时霁柳拂前驱,别后雷殷水满湖。俄顷阴晴迎伏暑,淩兢车马戒泥涂。

岸沙带浪东西落,田鹳逢人向背呼。愁绝同袍关塞客,南山欲与剪扶须。

我爱仙居宰,接人推至诚。一官厓岸绝,百志惠慈生。

无仆无朋独自身,影行潭底月三人。春粮千里求仁去,到了还归自已仁。

时方用武我业儒,超也卖笔来吾庐。
曰予制笔似轮扁,妙不能言徒叹吁。
宣城阻兵十三载,犹喜山中老<夋兔>在。
拔来紫颖带秋霜,制得笔成时世改。
乡年草创供玉堂,玉堂仙人云锦裳。
三缣一字不易得,笔价亦与时俱昂。
莫怪年来弃如土,扫除风尘必斨斧。
尔今卖笔我卖文,何异适越资章甫。
呼儿为我买一束,亟用写成怀古录。
一书永字三叹赏,八法以之随意足。
我有佳音语尔知,用笔将见文明时。
诸公笔谏佐明主,老我笔耕笺古诗。
诗成未若相如倦,毛颖更须重作传。
牵联为尔书姓名,霅上溪山亦葱蒨。
中秋适逢酒禁开,椰瓢酌我新绿醅。
酒酣仰视月中兔,长啸一声归去来。
心与青春背,新年亦掩扉。渐穷无相学,惟避不材讥。
积病攻难愈,衔恩报转微。定知书课日,优诏许辞归。

才有梅花便不同,一年清致雪霜中。疏疏篱落娟娟月,寂寂轩窗淡淡风。

生长元从琼玉圃,安排合在水晶宫。何须更探春消息,自有幽香梦里通。

山榴逼砌栽,山火一团开。尽日风兼雨,春渠拥作堆。

新月微明,澹风轻剪,移来花影多情。钟敲林外,几许暮烟横。

谁道轻寒点破,怕黄昏、又是凄清。堪悲忆,西楼旧梦,可也到闲庭。

凭栏高望处,苍茫一片,万籁无声。漫携尊独酌,沈醉三更。

回首邯郸古道,当年事、屈指堪惊。愁肠转,听残画角,灯火夜初醒。

沦落虽然惯,羁愁一倍新。
欲忘难遣事,但较不归人。
冻水藏河面,干沙拥树身。
酒家经渐熟,应笑往来频。
恍然楹桷架虚空,意象经营九仞功。
三载笑谈杯酒里,一时人物画图中。
金兰吒契从今如,玉烛迎和与众同。
却笑楚台雕篆客,强生分别诧难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