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
金粟前身,认得是、飞来峰石。又听到、数声茶板,南屏挂锡。
千世界中开宝地,一袈裟里笼山色。醉模糊、打破者谜团,东西壁。
断尾后,螺还碧。焦尾后,鱼还白。算放生湖水,主人功德。
玉板新禅参笋疏,银床古井邻香积。正斜阳、几杵暮钟敲,红尘隔。
忆昔见子时,我在西关住。顾我已衰朽,爱子特明悟。
其后十数年,于此数见之。气貌日益好,胸中即可知。
貌者德之表,精神气所为。气无所不适,其本在养颐。
所养得其正,其美充四肢。子是名公孙,家法能自持。
子学有旧业,尤富礼与诗。重之以所养,何适而弗宜。
古人有大路,行者皆坦夷。夫以子之明,岂惑于多歧。
修鞭与长辔,逸驾无停时。古人亦何人,勿问皆可追。
昨见子笔札,老人为子喜。其言逊而恭,贲然有文理。
愿子更勉之,莫忘老人语。所居求正人,正人德之辅。
玉雪丰神未七旬,江淮谁识旧儒臣。眼空四海归何早,胸著千年汲愈新。
从学王门唯此老,发挥朱子更何人。青州门外京华近,吾欲相从一问津。